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防灾减灾 滥砍乱伐 土地 水利建设 (2)非工程措施 舟曲之殇 四川丹巴发生特大泥石流 2003年7月11日22时,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1人死亡,50人失踪,另有71人被困。这是灾情最严重的水卡子村损毁严重的民房。 课堂知识窗补充——泥石流 定义 特点 危害 形成 条件 人类不合理活动 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洪流,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 暴发突然、历时短、来势凶猛 运动速度快、能量巨大,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和生活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1.流域内有大量易于搬运的破碎固体物质 2.数量大并能在较短时间内汇集的水 3.坡度较大的沟谷 滥砍滥伐、毁林开荒 我国川、滇、黔地区? 人类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 1.下列情况能导致洪灾的是 ( ) ①地表径流不能为河道容纳 ②冰凌阻塞河道 ③冰雪融化江河水位陡涨以致河堤决口 ④反气旋天气长期影响 A. ①② B. ① C. ①②③ D. ①④ C 课堂测验 (2013·南通学测模拟)右图为“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 图示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 ) A. 台风 B. 洪涝 C. 泥石流 D. 地震 6. 甲区域为该灾害严重区,其最主要原因是甲区域 ( ) A. 季风环流很不稳定 B. 地形地势崎岖起伏 C. 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D. 人类活动干扰强烈 B A (1)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 ,2013年10月7日凌晨,宁波的风向是 。(2分) 热带气旋 东北风 低 (2)图中数字分别表示降水、风暴潮、大风、云系,其中表示降水的是 ,表示大风的是 。(2分) (3)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有 ,洪涝可能诱发 、 等地质灾害。(3分) 台 风 ① ③ ② ④ 增加径流 缓解旱情 洗涮浮尘 清洗河道 退咸潮 增加库容 缓解赤潮 扩散沿岸污染 发电 缓解高温 降水 云系 大风: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12-13级 风暴潮 ② ③ 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夏秋季节多台风。 滑坡、泥石流 * 一里地等于500米,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 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 神户人工岛----海洋空间资源 * 煤石油等分布于沉积岩地区 金银铜铁分布于岩浆岩地区 发挥地区优势 地方性分异规律又称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 * 热带雨林的砍伐 吸收温室气体减少 气候变暖 水土流失增强 土地资源减少 全球淡水总储量68.7%为冰川冰,而且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上。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原始社会,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野果、猎物、稀有的天火、木棒和石块等工具。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水、矿产、土地、生物资源等。 * 。? * *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土地质量的含义 农业文明时期,土地质量是指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高低;工业文明时期,土地质量是指土地的区位,离城市较近,交通便捷的地点,土地质量高。 崇拜自然——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弱,人类改造环境作用微弱,人与环境是恐惧和依赖关系。人地关系没出现矛盾,人类与自然处于一个原始的和谐状态。 改造、利用自然——人地矛盾开始出现,自然环境趋于恶化,出现了局部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质量下降。 * * 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屋顶砖掉了、电杆倒了,巨浪扑向堤坝,对人类生命财产构成危害 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气象预报。 * 5. 洪涝:形成的主要原因有短时间 暴雨 、流域内地势 低平 、森林覆盖率低,人类的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主要危害: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人畜的伤亡,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等;主要防治措施有:在中上游修建 水库 ,中下游 退耕还湖 、修筑堤坝 、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等。? * 干旱:长期无 降水或降水 异常偏少导致;主要危害有人畜饮水困难、粮食减产,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防治措施有 跨流域 调水、海水淡化、培育耐旱的农作物品种。?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的形成是由于受A.高气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