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辽宁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_任家强.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0 卷第9 期 经 济 地 理 Vol.30 ,No. 9
2010 年9 月 ECONOMIC GEOGRAPHY Sep. ,2010
文章编号: ( )
1000 - 8462 2010 09 - 1435 - 05
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辽宁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
1 2 1 1
任家强 ,董琳瑛 ,汪景宽 ,李双异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中国辽宁沈阳 110866;
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中国辽宁阜新 123000)
摘 要:以辽宁省44 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通过对2008 年各县域经济的总体实力、平均水平及发展速度3 项指
标值的定量计算,应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辽宁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县域经济差异的空
间自相关特征。研究表明:辽宁省县域经济的总体实力、平均水平和发展速度三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全局空间正
相关性,县域经济差异空间聚集显著;Moran 散点图显示多数县域位于第一、三象限内,LL 型较多,非典型县域
数量较少,空间分布不均衡;总体实力和平均水平两个分析指标的局部自相关性显著,呈现出“东部— 中部—
西部,南部— 中部—北部”逐级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发展速度呈现出两个热点区,分别为西部和中北部地区。
关键词:空间统计分析;县域经济;空间差异;辽宁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 选取代表性、可比性强和数据易获得的GDP、
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 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
[1]
平 。由于以往对县域经济差异研究多采用传统统 民储蓄余额;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人
计分析方法(如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其特点是 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城乡居民储蓄余额;
通过统计模型对县域经济进行定量评价,对同一或 GDP 同比增长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率、
不同水平的县域经济进行差异分析,忽视了不同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率、城乡居民储蓄余
域经济的空间相似性。而任何事物都与其周围事物 额同比增长率,计算县域经济的总体实力、平均水
有联系,但与它相近的事物联系更紧密,几乎所有 平及发展速度三项指标的得分值。数据来源于辽宁
[2- 3]
空间数据都具有空间自相关特征 。所以要研究区 省2009 年和2005 年统计年鉴,数据的可信性和完
域内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问题,就不能忽视地理因 整性好;图件数据采用辽宁省行政区划电子地图,
素的空间相关关系,采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将传统 以县(市)为统计单元。
的统计方法用于与地理位置相关的空间数据,通过 1.2 数据处理
位置建立数据间的统计关系,揭示不同县域经济差 由于各初始数据之间存在量纲差异,因此对初
[4- 6]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