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 深大基坑工施工安全专项处置预案.doc

发布:2016-10-21约1.25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GL-1标 深大基坑工程施工安全专项处置预案 编 制: 复 核: 项 目 总 工: 项 目 经 理: 指挥部总工: 指 挥 长: 中铁二十五局 赣龙铁路GL-1标工程指挥部 二0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目 录 1 总则 2 1.1 编制依据 2 1.2 适用范围 2 1.3 工作原则 2 1.4 应急预案体系 3 2 主要风险及救援特点 4 2.1 主要风险 4 2.2 救援特点 4 3 预警及预防 5 3.1 预警信息发布 5 3.2 现场状况检查 5 3.3 安全情况确认 5 3.4 风险预防措施 6 4 应急处置 7 4.1 信息报告 7 4.2 紧急处置 8 4.3 人员救治 10 4.4安全防护检查 10 4.5 信息发布 11 5 保障措施 11 5.1 通信及信息保障 11 5.2 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及安全防护备品保障 11 5.3 医疗卫生保障 12 5.4 应急队伍保障 13 5.5 物资保障 13 5.6 技术保障 13 深大基坑工程施工安全 专项处置预案 1 总则 为加强深大基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尽量减少损失,尽早恢复正常的施工秩序,特制定深大基坑工程施工安全专项处置预案。 1.1 编制依据 本预案根据施工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源和事故后果分析进行编制,符合以下法律法规与技术规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4.《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6.《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铁路工程建设中深大基坑安全问题的预防与处置。 1.3 工作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在充分适应相关法律法规与铁路行业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运作,以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预防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1.4 应急预案体系 为了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的组织领导工作,项目部应成立施工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梁金稳 副组长:陈胜祥 王克舫 成员:陈艾东、林龙福、林国福、王猛、徐标荣 职责:组织、协调各方抢险救援的人员、物资、交通工具等;保持与上级领导机关的通讯联系,及时发布现场信息。 下设: 通讯联络组 组长:林修福 后勤保障组 组长:林秋生 医疗救护组 组长:丁小兰 安全保卫组 组长:王宝松 抢险抢修组 组长:林国福 技术支持组 组长:肖得胜 领导小组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组织对项目内深大基坑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然后制定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以减少突发事件造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 预案的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 (图1 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 2 主要风险及救援特点 2.1 主要风险 深大基坑工程主要危险源为基坑坍塌、管涌渗水、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既有设施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 2.2 救援特点 深大基坑紧急救援的关键是速度,涉及人员伤害的,应及时组织抢救,避免人员死亡;涉及掩埋、损坏既有设施设备的,应及时采取应急防护和组织抢修,保证设施设备正常使用。 3 预警及预防 3.1 预警信息发布 项目部成立后,依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组织成立辨识组(由安全、环境、管理、技术、物资、设备、车辆等部门成员参加)。对项目部的生产和服务活动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活动采用投入与产出等方法辨识出危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价。 在获悉预警信息后,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通讯、警报、宣传、通知等有效办法方式,对标段范围内发出针对性预警通告,迅速做好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严重、特别严重预警信息应在30分钟内通过应急平台预警信息(号)和特急纸质件文本等多种形式,向上级单位(或部门)应急办报告,同时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立即做出应急响应,有关领导和人员要立即到位,做好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准备,采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