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 分爆发、扩大、转折、结束四个阶段 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在德国高级军事会议上的讲话: 我明白,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突,我早在今年春天已做决定…接下来的最近几年里,我考虑应首先对付西方,然后才回头对付东方…… 思考:希特勒所说的“西方”、“东方”分别指谁? 由此可见,他的战争计划是怎样的? 波兰 英法等 苏联 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德国 意大利 1940.6 不宣而战 波兰 1939、9 闪 击 法 1939、9宣 战 英 绕过马奇诺防线 荷比 挪丹 西线 攻势 德国 敦刻尔克大撤退 40年7~9月不列颠之战 第一阶段——二战全面爆发(1939.9—1941.6) 6.22法国投降 不到一个月灭亡 材料一: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分析波兰灭亡的原因。 波方: 德方: 英法: 苏联: 部署不当;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 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 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立无援。 苏军趁火打劫,占领了东部地区。 探究一: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 波兰落后的骑兵 德国的空军部队 “闪电战”的德国空军和坦克 材料二:德国在西线只有25个师防守,而英法拥有lOO余个师,上百万兵力,具有压倒的优势。这支行动缓慢的军队始终未能发挥任何有效的压力,直至实践已经太迟为止。 材料三:苏联乘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了波兰东部的地区。 德国突袭波兰双方投入兵力及伤亡比较 交战 双方 投入兵力或武器 伤 亡 被俘 (或失综) 兵力 飞机 坦克 德国 160万 2000多架 2800辆 4.1万 3400(失) 波兰 100万 400架 870辆 20万 70万 集中大量的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发动闪电般的突然袭击的一种战争样式。 闪电战: 特点: 古德里安 “闪电战”创始人 进攻性、速决性、以夺取制空权为先等 目的: 在于一举摧垮敌方的抵抗能力,在短期内赢得战争的胜利。 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从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 东方战线 占领波兰东部大部领土 从芬兰割得一部分土地 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并入 占领罗马尼亚的比萨比亚等地 1940年4月德军攻占北欧的丹麦、挪威;5月 德军首先对荷兰、比利时发动进攻,荷兰、比利时先后投降 德国进攻法国的作战方案 黄色方案 是一战德国进攻法国的“施里芬计划”的翻版,将主攻方向置于战线右翼,通过比利时对法国发动进攻。 曼斯坦因方案 将原主攻方向改为引诱英法联军主力出击的助攻、佯攻,而把真正的主攻方向置于战线中段的阿登山区,使用强大的装甲部队突入法国平原地区,切断英法联军南北两个集团的联系,并包抄至英吉利海峡,在法北部歼灭联军主力。 特点:新奇大胆,出奇制胜 马奇诺防线 阿登山区 法比边界 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7日英国开始的“发电机计划”,动用了8500艘船只,经8昼夜撤走了33万8千226人,其中2/3是英军。此役中动用了英国、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的各种船只,包括驱逐舰、海峡渡船和私人游艇。 战争不是靠撤退来打赢的, 但这次救援行动却也包含了胜利。 ——丘吉尔 ——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1940年6月22日,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建立了维希政权。 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坚持抗德斗争。 德国占领法国 阅读教材和补充材料: 在另一方面,法国人却拥有近代化陆军的许多构成因素,但他们却并不曾把它们组织成一个整体──因为他们高阶层的军事思想落后了20年。与他们失败之后所传出来的神话完全相反,他们所拥有的坦克要比德国人在开战时所已经建造的全部数量还要多──其中许多都比德国的坦克体型大、装甲厚,虽然速度可能较慢。但法军的高级指挥部却还是透过1918年的眼光来看坦克──把坦克当作步兵的仆人,或是用作搜索部队以补步兵之不足。在此种旧式思想的束缚之下,他们也就和德国人完全不同,对于把坦克组成装甲师的工作耽误了很久,因为他们始终只是把坦克兵力分割成为一小撮一小撮的来使用。 ? 高级将领的自我陶醉也都已达到了致命的程度,这是他们失败的主因。在法国方面,不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培养了他们的骄气,而其他国家的军人也都一致推崇他们的军事知识,于是也就更使他们有不可一世之感。……不过凭良心说,法国还有一些青年军官,例如戴高乐上校,对于正在英国被提倡的新坦克战争思想曾经表示非常有兴趣。但是那些较高级的法国将领们对于这种英国产生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