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030912104超外差式调幅发射与接收系统的设计.doc
淮海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题目:超外差式调幅发射与接收系统的设计
系〔院〕:电子工程学院
学期:2011-2012-1
专业班级:通信091
姓名:陈仁
学号:030912104
评语:
成绩:
签名:
日期:
1.概述
引言
无线电波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随着播送技术的开展,无论是发射机还是接收机都在不断更新换代。超外差式调幅发射机和接收机是整个通信系统非常根底,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发射机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有用的低频信号对高频载波的调制,将其变为在某一中心频率上具有一定带宽、适合通过天线发射的电磁波。通常,发射机包括三个局部:高频局部,低频局部,和电源局部。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由天线回路、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变频电路、中频放大电路、检波器、低频放大电路等六局部组成,经过电路本身的作用,就变成另外一个预先确定好的频率〔在我国为465KHz〕,然后再进行放大和检波。这个固定的频率,是由差频的作用产生的。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
设计目的
1.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将所学的根底理论、专业知识和根本技能在仿真实验中得到应用并加以稳固。
2.在专业知识方面。掌握功能电路的根本原理和结构组成,以及加强对各个功能电路内在联系的认识。通过实际设计可以认识到每个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所含知识是跨专业的,从而提高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
3.技能培训方面:⑴掌握设计软件工具的正确使用;⑵以及如何通过设计工具分析电路的特性;⑶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同学具有初步的综合电路设计能力。
4.通过对资料的整理,促进同学们对本课题设计的理解,也能养成同学们严谨的工作态度。
5.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设计任务要求
主要性能指标要求:
〔1〕通过一个主振器产生一个高频振荡信号(20MHz),经缓冲、放大作为高频载波电压。能通过一个振幅调制器把低频电信号(1mV、2000Hz)加载到高频载波电压上产生一个普通调幅波。并且能对调幅波进行功率放大。
〔2〕能将接收的普通调幅信号转化为固定的中频信号〔465kHz〕。能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能把中频信号转化为原来的低频调制信号。
具体要求:
1.完成上述设计任务的根本功能。
2.给出系统电路原理图〔应用Multisim或Protel软件绘制〕并完成主要单元电路的功能仿真。
3.完成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应包括系统框图、各单元电路设计与计算、总电路图、工作原理说明、电路仿真波形等;设计报告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其首页包括课题名称、课程设计时间、学生姓名、班级和指导教师等,正文内容要详细,总结对本次设计活动的经验和体会及建议。总的要求是设计观点、理论分析、方案结论、计算等必须正确,尽量做到纲目清楚、逻辑清楚、内容充实、轻重得当、文字通顺、图样清晰标准。
2.设计思路与总体结构图
超外差式调幅发射机电路设计
发射机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有用的低频信号对高频载波的调制,将其变为在某一中心频率上具有一定带宽、适合通过天线发射的电磁波。
通常,发射机包括三个局部:高频局部,低频局部,和电源局部。超外差式调幅发射机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超外差式调幅发射机系统原理框图
高频局部一般包括主振荡器、缓冲放大、倍频器、中间放大、功放推动级与末级功放。主振器的作用是产生频率稳定的载波。为了提高频率稳定性,主振级往往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并在它后面加上缓冲级,以削弱后级对主振器的影响。低频局部包括话筒、低频电压放大级、低频功率放大级与末级低频功率放大级。低频信号通过逐渐放大,在末级功放处获得所需的功率电平,以便对高频末级功率放大器进行调制。因此,末级低频功率放大级也叫调制器。调制是将要传送的信息装载到某一高频振荡(载频)信号上去的过程。所以末级高频功率放大级那么成为受调放大器。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电路设计
接收机的主要任务是从已调制AM波中解调出原始有用信号,主要由输入电路、混频电路、中放电路、检波电路、低频放大器、低频功率放大电路和喇叭或耳机组成。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系统原理框图
输入电路把许多无线电播送电台发出的信号选择其中一个,送给混频电路。混频将输入信号的频率变为中频,但其幅值变化规律不改变。不管输入的高频信号的频率如何,混频后的频率是固定的,我国规定为465KHZ。中频放大器将中频调幅信号放大到检波器所要求的大小。由检波器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