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pdf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内容
一、问答题
1.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
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高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
高程;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高程,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超高、
加宽前该处边缘高程。
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高程: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设计,也可视具体情况采
用行车道中线处得高程。
2.什么叫沿溪线?沿溪线布线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沿河(溪)线是沿河走向布设的路线。沿河线的路线布局,主要解决河岸选
择、高程选择和桥位选择三个问题。
3.道路设置加宽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设置?制订加宽值标准的原理是什么?
平曲线加宽指为满足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平
曲线内相应增加路面、路基宽度。
4.怎样选择垭口?垭口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地形。垭口是体现越岭线方
案的主要控制点,应在基本符合路线走向的较大范围内选择,全面考虑垭口的位
置、高程、地质条件和展线条件等。一般应选择基本符合路线走向、高程较低、
地质条件较好、两侧山坡利于展线的垭口。
5.在纵断面变坡处为什么要设置竖曲线?《标准》在制定竖曲线半径时主要考虑
了哪些因素?
竖曲线是指在道路纵坡的变坡处设置的竖向曲线。竖曲线的作用是为满足行
车平顺、舒适及视距的需要。
竖曲线三个限制因素是:缓和冲击、行驶时间不过短、满足视距的要求。
6.公路的超高布置方式有哪些基本型式,各适用什么场合?
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绕内边线旋转、绕中线旋转、绕外边线旋转。三
种方法中,绕内边线旋转因车道内侧不降低,利于路基纵向排水,一般新建工程
多用此法。绕中线旋转可保持高程不变,且在超高值一定情况下,外侧边缘的抬
高值最小,多用于旧路的改建工程。而绕外边线旋转是一种特殊设计,仅用于某
些改善路容的地点。
有中央分隔带的道路超高过渡:绕中央分隔带中线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线
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三种超高方式可按中间带宽度和车道数选用。中
间带宽度较窄时(=4.5m)可采用绕中央分隔带中线旋转;各种宽度的中间带
都可采用绕中央分隔带边线旋转;双向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绕各自行车
道中线旋转。
7.圆曲线半径确定的依据是什么?标准中有几种规定值?实用中如何选用圆曲
线半径?
圆曲线半径确定的依据是: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能保持稳定,汽车所受横
向力与路面之间的摩阻力抵消,而《标准》采用摩阻系数作为计算圆曲线最小半
径的指标。
《标准》根据不同的摩阻系数值,对不同等级的公路规定了极限最小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①选定圆曲线半径应于地形相适应,采用超高值为2%~4%的圆曲线半径为
宜②地形条件限制时,可采用大于或接近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地形条件特殊困
难不得已时,方可采用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③在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应于设计速
度相适应,同相衔接路段的平、纵线形要素相协调,构成连续、均衡的曲线线形
④选用圆曲线半径时,最大半径值一般不宜超高10000m
8.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
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超高
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9.什么是视距?分几种?不同视距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满足?
为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方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
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需的最短距离称为
行车视距。
行车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①各级公路的每条车道采用停车视距的要求。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停
车视距;二、三、四级公路应满足会车视距要求,其长度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受地形条件的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而采取分道行驶的路段,可采用停车视距。③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大型车比例高的二级公路、三级公路的下坡路段,应采
用下坡段货车停车视距进行检验。④具有干线功能的二级公路宜在3分钟的行驶
时间内,提供一次满足超车视距要求的路段;其他双车道公路可根据情况设置具
有超车视距的路段。
10.三要素有哪几种组合形式?
基本型: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
S型:圆曲线、回旋线、回旋线、圆曲线(反向圆曲线)
卵型:圆曲线、回旋线、圆曲线
凸型:圆曲线、圆曲线(半径超大)
C型:圆曲线、回旋线、回旋线、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