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我校第十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拟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举办我校第十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
通 知(拟定)
各基层分团委: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复合型、创造型人才,我校将于201年4月--月举办“挑战杯”是由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联合举办的大学生最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创业竞赛,包括每年交替举行的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以“倡导创新精神、营造创业氛围、促进成果转化”为宗旨,大赛借助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由在校大学生自由组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创业计划书,最终通过书面评审和秘密答辩的方式评出获奖者。 它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完成一份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和公司情况、市场调查和分析、公司战略的总体进度安排、团队及企业经济状况、财务预测假定等几个方面的完整具体且深入的创业计划,以描述公司的创业机会,把握这一机会的过程,说明所需要的资源,提示风险和预期回归等。从1999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比赛至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共开展了六届,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阵激动人心的创业热潮。经过数年市场竞争的洗礼,创业计划竞赛使大学校园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新载体。组织机构竞赛设立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负责竞赛组织领导工作。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校团委,负责竞赛的日常工作竞赛设立评审委员会,由组委会聘请经济类、管理类等学科的专家、企业家、风险投资家组成,负责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创业就业能力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是“求强”就业创业教育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各学院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帮助大学生把创业计划同创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2、广泛动员,加强指导各学院在组织工作中,要广泛动员,认真选拔,协助联系有经验的指导教师队伍,对参赛者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大赛圆满成功。3、抓好宣传,营造氛围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大赛活动的宣传,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扩大此项活动在广大青年学生和社会中的影响,促进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开展1.参赛者根据自身的创业计划要求,组成一支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竞赛团队,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产品或服务,在深入研究和广泛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具体、完整、有实施可能的创业(商业)计划书。要求该计划具备技术上的创新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操作上的可行性,参赛者要将商业计划形成书面的创业计划书。
2.竞赛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人,跨专业、跨学院组成。每个竞赛团队限报一参赛作品。鼓励小组成员学科和专业优势互补,寻求一名教师作为团队的创业指导教师。
3.参赛项目可以是一项发明创造、技术专利,也可以是一项可能研发实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具体来源有:参赛团队成员参与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此种情况下,参赛团队须向组委会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以引用其产品);可能研发实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鼓励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成果转化为创业计划竞赛作品。
网、网、广播电台、校电视台等媒体,海报、等广泛宣传;通过团委——团支部三级组织发动,传达学校政策,宣传当前竞赛导向。通过宣传发动,务必使每位同学都了解本赛事2011年9月30日前以学院为单位向校团委报送已选定的作品及申报书(作品需为打印件,一式四份)。
3、10月—11月,校团委、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将邀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所有申报作品进行初审,确定进入决赛的作品。
4、11月举行决赛,进入决赛的作品进行现场展示并答辩,评定最终获奖作品。
七、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须严格按《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参赛指导手册及案例》及上述条款参赛,对违规作品,组委会将取消其所获全部奖项。 “挑战杯”组委会拥有发布和组织获奖作品进行成果转让的优先权。所有作品在上交组委会前须严格确认组员名单,一经上报不予改正。 “挑战杯”组委会拥有最终解释权。
附件:
湖南师范大学第十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申报表
作品名称 作品所属
领域 ( )
A、产品; B、服务 团
队
主
要
成
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