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区建议书.doc

发布:2017-12-01约5.6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综合说明 1.1 项目概况 ××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盆地南端,地处衡邵干旱走廊,全市辖3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24.9万人,总面积2656,耕地面积74万亩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9,无霜期287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336mm,但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 4~6月多年平均降雨量578.7mm,占全年43%,7~9月多年平均降雨量270.9mm,仅占全年20%,前期雨量过剩常酿成洪涝,后期短缺易形成干旱,无论涝与旱,都会影响本市农业的正常生产。落于市1、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湖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2、政策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50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意见的通知》(湘政(2007)45号)。关于2008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通知水[2008] 4号3、相关技术规范: 《××市水资源利用开发现状分析报告》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91》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水闸施工规范SL27——91》4、相关专项规划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困难大的多补,困难小的少补。其投资比例为国家66%,省市县24%,受益群众自筹10%。建设规划总投资万元,初步确定由中央投资万元,省市县财政配套投资万元,受益群众自筹及多方集资万元。亩平增加80kg,年增产粮食万kg,按1.4元/kg计算,本项目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可以改善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威望,促进社会稳定和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对社会环境的改善与发展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就地利用客水资源,提高渠系利用系数,减少水的滴、漏、跑、冒、渗现象,工程建成后,不仅为稻田用水提供了保障,增强了水土保持功能,可以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有效地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减少水污染及土壤污染,促进农村发展庭院经济、养花种草、美化净化环境,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制订奖罚措施,提倡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打击各种水事违法犯罪活动。该项目技术上明显提高当地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本项目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可以改善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威望,促进社会稳定和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上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此项目的建设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市近年来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增产量创历史新高。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耕地的综合产出能力并没有实质性提高,农业持续稳定增产的基础并不牢固。无论从近期还是长远、从农业自身发展还是从国民经济全局看,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都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真正做到遇旱可灌、有涝能排提高能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耕地面积大,粮食产值增收潜力大,充分开发后,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能够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农业的食物营养、工业原料、生态保障、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延长产业链,推动农业与工业的对接,实现农业的多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农民收入的需要市“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确保基本农田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修缮一批田间灌溉小型水库,提高抗旱保收能力”。该项目区的建设符合我市农业发展规划。完善干工程,配套田间工程,解决农田排涝,同时顾生态建设4、改善生态环境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长期没有得到重视,社会共识没有形成,农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已成新农村建设的极大障碍,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城市和全社会的发展。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水上面着手,通过兴建各种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证水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3 建设条件 3.1××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盆地南端,地处衡邵干旱走廊,全市辖3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2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1.65万人,总面积26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万亩。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76.99亿元,其中农业19.66亿元,农村人平收入2820.53元。本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