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任务书
一、设计书格式
用A4纸,计算机打字、CAD出图,正文用小四号楷体字体,表格用五号楷体字体,各级标题用黑体。
页眉 单数页: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
奇数页:子洲至靖边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封面格式示例:
岩土工程勘察
课程设计
题目:xxxxxx
…………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二、任务
1. 用剩余推力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评价;(资料给出的数据不足地方,比如个滑块与水平面得夹角,自己在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假设);
2.收集边坡治理方法,提出对本工程边坡治理的具体工程措施,;
3.绘制柱状图和剖面图(共5幅);
4.对报告整理、排版最后交打印稿一份。
三、要求
独立完成,如有雷同——不及格。
第一章 概 述
一、工程概况
至段高速公路是该公路的修建对促进和加快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
该段公路目前处于施工建设阶段,K10+460~760天云煤矿改线段,路基侧边坡开挖过程中,由于施工放炮及连续暴雨等因素,导致K130+460~760段基岩以上3-6级边坡失稳滑塌,K130+575.3~744.7段已施工完毕的高边坡受院经营室委托,我岩土公司对该坡进行了勘察通过本次勘察确定了滑坡的范围和规模,评价其稳定,提出了治理。
二、 目的与任务
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查明滑坡区的地质条件,滑坡体的结构,滑动面、滑动带的位置,分析滑坡的成因及演化过程,评价和预测滑坡的稳定性现状及发展趋势,稳定性,为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具体任务有:
(1)(2)查明勘察区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提供各地层岩性及滑坡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3)查明滑坡体的分布范围、形态、规模、类型,分析滑坡空间分布特征;
(4)查明滑坡体厚度、滑面埋深及展布特征,提供滑面(带)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5)在综合分析滑坡形成条件,产生机理及运动模式的基础上,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
(6) 对滑坡防治提出经济技术合理的建议措施。
三、 勘察依据
本次勘察工作依据和执行的规范、规程、技术标准及要求有:
1.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3.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
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5. 《公路》[JT-4]
6.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7.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8.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
1.《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四、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包括1:000地形图测量、断面测量及定点测量)、探等。工程测量采用尼康牌全站仪完成;钻孔采用台XY-1型台XY-1型岩芯钻机完成,对土体部分完全采用干钻,取土用薄壁取土器探井布置在滑坡周界,以便揭露滑带;室内对所取滑体土做常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及抗剪强度试验。所布置的勘察工作量查明了该滑坡的分布范围、地质条件、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完成实物工作量详见“勘察工作量统计表”表1。五、勘察工作概况
勘察工作是在院总工办、经营室统一安排下,由陕西通盛岩土工程公司承担完成。外业工作于2006年月2日开始,月日结束我院总工办对本项目非常重视,勘察工作前期及外业验收期间到现场指导和解决疑难地质问题,对保证勘察质量和勘察资料的准确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于2006年月完成报告的编写,及时为设计部门提供了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探井m/个/5 取样 原状样
组 230 岩样 组 2 室内试验 常规试验(物理力学) 组 剪试验 组 37 其他 摄影 (工作日) (3)
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地质一、自然地理
位于陕西省市,K130+460-760左侧。
滑坡所在地属气候,,年平均气温.5C,C,七月平均气温22.5C,极端最高.9C,最低-17.3C;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最大年降水量2.4mm,最小年降水量40.3mm,雨季多在七、八、九三个月,多以雷阵雨和暴雨形式发生,多年平均蒸发量mm,是降水量的倍冻土深度0.m。勘察区主要水系河属级支流支流,
二、(一)地形地貌
滑坡所在地为,25o~65o,水土流失严重。滑坡,(二)地层岩性
勘察区出露地层主要为2o~5o,分布在河谷两岸,构成了滑坡中前部的滑床。各时代的地层特点分述如下:.主要分布在级阶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土质不均匀,结构松散,硬塑状态。.
岩性为风积的马兰黄土(Q3eol)。主要分布在该边坡上部,厚约10-15m,颜色以浅黄色为主,局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