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城镇人口规模预测的几个问题.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ev elopm ent M an agem ent 建设与管理
关于我国城镇人口规模预测的几个问题
邵爱云 马赤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镇进入健康发展的阶段。工 (二)人口预测方法的演进
业的集聚和规模经济的扩大,人口迅速向城镇集聚,据全国 随着城镇的发展,影响城镇人口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
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我国在城镇居住的人口占全国 传统的城镇人口预测方法已不适应城镇发展的需要。
总人口的36.09%,在城镇总体规划中如何根据未来发展需 目前在规划编制中,依照 《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建办
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城镇人口规模预测,一直是一个重点和 规函[1996]140号文件要求,在研究确定城市用地规模、设
难点问题,本文就有关人口规模的预测进行探讨。 施能力和环境容量时,应以实际居住在城市 (镇)内的居住
一、预测人口发展的基本原理 人口为计算口径。城 (镇)区人口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城市规划原理》一书指出,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和发展 、城市建成区和近郊非农人口a ;b、在建成区 (或城市
规模受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支配。 建设用地)内的农业人口; c、在建成区 (或城市建设用地)
自然增长源自人类繁衍后代的需要,在我国,自然增长 内且居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率与计划生育国策直接相关。由于我国户籍管理比较严格, 针对城镇人口构成的特点,在实际规划设计中,以下几
资料获取相对准确,比较容易预测。 种人口预测方法取代了传统的预测方法。
马克思指出的“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社会经济 、劳动力需求法1
运动的客观规律,也是估算城镇人口发展规模,特别是估 劳动力需求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城镇人口增长与经济增
算城镇人口机械增长的理论基础。但实际工作中影响因素 长速度和科技进步、劳动、资金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
多,资料获取困难,机械增长比较难预测。目前大多数人 额挂钩,从而使规划期内的城镇人口与同期社会经济发展
口预测主要针对人口机械增长。 目标相对应。计算公式为:
Τ
二、人口预测方法 = PP (1+ El× Y/ B) ×K/ K
n 0 0 n
一)(传统人口预测方法 其中:P=规划期末城区人口规模; P=基准年城区人
n 0
、劳动平衡法1 口规模; T=规划年限; El=劳动贡献率; Y=经济增长率;
劳动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建立在 “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 B=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 K=基准年劳动力系数; K=规
0 n
劳动”、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相互平衡的原则基础上,以 划期末劳动力系数。
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基本人口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 经济增长率Y: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确定的
来确定。一般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经济的增长确立新增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值为参照,根据城市实际情况确定。
基本人口数量,然后按基本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例,推算城 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B:通常采用国家科委体改司文件
镇的总人口。 建议值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