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模块 2 地基 与基础工程65课件讲解.pptx
模块2地基与基础工程主讲人:葛雪华时间:2020.04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工程造价目录/CONTENT01土方工程02地基处理工程03基础工程04桩基础工程
2.1土方工程-----有支护土方工程PART01
2.1.16案例PART01
1)工程概况2)事故现象3)原因分析2.1.16案例
1)事故现象概述2.1.16案例基坑概况:某大厦,基坑底标高-16.8m,室外地坪-0.90m,基坑净深15.90m。基坑支护采用-3.0m以上为组合挡土墙,以下为φ800间距为1600mm钢筋混凝土护坡桩,设置三层锚杆,位置分别是-3.90m,-8.40m,-13.70m。土层分布:该工程地质由上而下分别为人工填土、粉砂、粉质黏土、细砂、粉质黏土。地下有三层含水层,第一层为潜水含水层,水位埋藏较浅,位于地面下-2.40~-1.60m,含水层厚度为3~4.5m,渗透系数为2.6×10-3cm/s;第二含水层位于地面下-19~-16.5m,厚度1~3.2m;第三含水层为承压含水层,含水层顶面埋深-28.01~-22.03m。案例21)工程概况
1)事故现象概述与处理2.1.16案例本工程从3月初开始降水,但在4月份基坑开挖过程中,仍有地下水涌出,并伴有流砂。经补充勘察,发现在第四层细砂、粉质黏土的下面有一层严密的黏土隔水层,使地下水无法完全降低。在以后的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相邻的三幢住宅楼(整体刚度较好)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这些裂缝一些是平行于基坑方向的,贯通墙体与楼板。7月,在3幢宿舍前面邻基坑一侧隐约可见一条平行于基坑贯通的微裂缝,8月初一场大雨后突然变成一条大裂缝,裂缝最大宽度达20mm,在1号楼和2号楼之间也出现一条裂纹,工地围墙旁的车棚已同墙体脱开约20mm。房屋内的开裂和门前的大裂缝以靠近东侧的1号楼和2号楼的东侧较为严重,根据现场监测房屋的下沉量,在7月中旬达到最大值16mm,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流砂,以靠近东侧较为严重。2)事故现象
1)事故现象概述与处理2.1.16案例①住宅楼开裂和基础下沉属于整体性问题,相邻建筑处在降水影响半径之内,相邻基坑降水不当是造成该事故的主要原因。②施工中出现的流砂。施工中地下水降低不完全,砂层又较厚,流砂加剧了相邻建筑的变形和沉降。③在拆除原建筑过程中,汽锤锤击引起的强烈振动使相邻建筑基础下原本就比较敏感的砂性土受到扰动,当地居民反映此时房屋内已出现微细裂缝。④原建筑的拆除和基坑的开挖造成的卸载引起基坑回弹,对相邻建筑也有一定影响。⑤靠近基坑东侧的相邻建筑开裂较严重的原因。a.东侧砂层较厚,所以流砂现象较严重。b.靠近基坑东侧的相邻建筑原来地基较差。3)原因分析沉降引起墙体裂缝沉降引起建筑物倾斜
主讲人:葛雪华时间:2020.04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