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可靠性管理情况.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风电场可靠性管理情况
一、风电场运行管理
1 安全生产
风电场运行与其他发电厂运行有一定的区别,机组台数多且分散、有些机组可能要走很远的路,需要登高作业,还要面对各种恶劣的天气,因此风电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十分重要。
要做好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首先要落实安全责任制、安全检查评价和奖惩制度。要制度到位、责任到人,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动摇,加强安全检查以及落实安全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安全学习和培训以及预案演练,使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
2 运行维护模式
由于近几年来风电行业发展十分迅猛,多数风电机组制造厂是新加入的厂家,一些风电场也是完全由新的人员进行运行维护。与电力体制改革前有所不同,风电场运行维护的方式(质保期以及质保期以外),除业主自主运行维护外,委托厂家和第三方运行维护方式逐渐增加[3]。但无论那种方式,需要技术服务方在运行维护方面具备专业的技术装备和技术团队以及丰富的经验。
3 运行设备管理
在风电场运行过程中,应做好设备档案管理、设备评级、设备责任到人管理体系建设。应定期进行运行分析、运行报表和技术经济分析,找出运行维护中设备存在隐患,进行消除和技术改造。
二、运行维护标准体系建设
目前国内外有关标准机构如ISO、IEC以及欧洲标准化机构,国内标准化机构,包括GB国家标准、DL电力行业标准以及机械行业标准等,在风电场、风电机组运行维护方面发布了很多标准,如风力发电机组保护性措施-设计、运行和维护要求(DIN EN 50308),电力行业标准如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796-2001)、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DL/T666-1997)、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DL408—1991)、风电场事故调查规程、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DL/T797-2001)等。
三、风电设备维护检修
风电场中风电设备维护检修可以分为日常维护检修、定期维护、事故检修和状态检修。由于风电场分散的特点,风电设备检修的单一风电场运检合一模式逐步在改变。风电设备检修装备和技术方法也在不断技术进步。
风电场运行检修内容
(1)检修模式
a) 集中检修
b) 区域性检修中国风电材料设备网
c) 专业性检修
(2)技术装备
d) 检测仪器
e) 检修设备
(3)方法
a) 专业检修队伍
B) 自主运行检
c) 厂家维护检修
四、风电设备维护检修技术
过去我国风电场维护检修主要是每年2次的定期维护,以及机组出现故障时进行的修理。我们称之为“被动式检修”,缺点是当发现故障时,部件已经损坏甚至已严重损坏。由此将造成风电场严重经济损失,特别随着机组容量增加,这种损失会越来越大。
因此应提倡主动式维护检修,早期发现事故隐患,根据部件运行的状态,合理安排设备检修时间,以减小故障引起的损失。
1 主动型预防性检修
应采用状态监控,进行风电机组运行状态趋势分析。在设备各关键部位安装传感器,同时数据传输,经计算分析,与设定值比对后决定是否报警或停机。有关监控的参数如下:
? 各关键部位温度变化
? 功率(有功、无功)变化
? 振动(RMS)变化
? 偏航对风变化
? 变桨角度
? 润滑油品污染在线检测
各种数据应实时记录并建立运行数据库,供今后数据分析。定期发布各机组状态、故障分析报告,供决策部门使用。
2 风电机组故障诊断
风电机组常常出现各种故障,如何准确及时判断故障原因,是保证机组发电量的关键。风电机组各部件来自不同厂家,往往运行检修人员没有部件的详细资料,机组一旦出现故障就会束手无策。除逐步提高现场人员技术水平和经验外,以下系统有助于故障分析诊断。
? 技术专家分析系统
? 专项技术分析
? Call-Center远程在线技术支持体系
现场人员也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方法判断故障:
? 借助各种手段迅速找到故障部位
如听、闻、看、摸等,仪器点检:温度、压力、状态等
? 排除法、比对法分析故障
风电设备故障类型
? 机械类、电气类、通讯类、计算机
故障原因分析
一旦找到故障点,就需要对故障原因做出基本判断:
? 对中出现问题
? 间隙过大
? 缺少润滑
? 密封破坏
? 油脂失效
? 冷却或加热系统故障
? 经常过功率
? 雷电损坏
3 故障处理方法:
(1)故障性质:故障出现可能是偶然的,不是批次性的,可能是这个部件加工、运输、安装、调试中质量问题,不是普遍问题;但有的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