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 .pdf

发布:2025-01-20约1.35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第1页

1、长河小说:是一种卷帙浩繁的多卷本小说,或叙述一个人的全部生命历

程,或叙述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或叙述众多人物的生活经历,以此来折射整个

社会的历史变迁。首创者是罗曼罗兰,代表性作品《约翰克里斯多夫》和《母

与子》。

2、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

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突出特点就是

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

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

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但不少作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批判黑暗现

实,难以找到准确变革社会的道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

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

托尔斯泰、易卜生等。

3、自然主义

19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

证主义,泰纳首先把它应用到文学上。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创始人左拉在《实

验小说》和《自然主义小说家》等著作中提出一整套创作原则:强调文学创作

的科学性,否定典型化原则;主张超越政治和道德,以遗传学和生理学原理去

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现象;要求作家对社会进行冷静客观的、照相实录式的描

写。严格按照这种原则创作的作品往往缺乏提炼、思想、想象和情感。比较典

型的体现自然主义风格的作品是龚古尔兄弟合写的《翟米尼拉赛德·》等小说。

左拉虽提倡自然主义,但在实际创作中仍接近现实主义。

4、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一个文学流派。唯美主义作

家愤世嫉俗,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但又采取逃避现实、玩世不恭的生活

态度。他们反对“附庸美”,既反对艺术受制于金钱,也反对艺术为人生服务,

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他们认为艺术不应反映生活,无需顾及道德,艺

术要追求的就只是感觉和印象,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美。然而在实际创作

1/13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第1页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第2页

中,唯美主义作家还是创作了一些从独特的角度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唯美主

义的作品讲究辞藻、韵律,重视静物的描绘,形式较为精致。代表作家主要

有:英国的王尔德、法国的戈蒂耶等。

6、美丑对照原则

“美丑对照”是雨果著名的美学主张,也是他不少作品的鲜明特色。雨果认

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善与恶并存,黑

暗与光明相共。”作者在《巴黎圣母院》中就是通过这种原则来表现主题和塑造

人物的。作品中的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个法庭、两种法律构成了鲜明的对

照,一个洋溢着平民的善良、友爱,另一个充斥着残暴、昏庸、伪善。作品中

的人物对照是多层次的,有人物间的善恶对照,如爱斯梅拉达与克洛德;有人

物自身的光明与黑暗的对照,如克洛德;有人物外表与心灵的美丑对照,如加

西莫多等。7、《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主要创作的总称,内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

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又分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

活、军事生活和乡村生活六个场景。实际上包括了长、中、短篇小说90余部,

人物2000多个。这些作品形象地再现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

上流社会的生活画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上升

的历史,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统治的种种罪恶,成了社会的“百科全

书”。《人间喜剧》规模庞大,分类法与人物再现法运用巧妙。

8、湖畔派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早期代表是诗人华兹华斯。他与柯尔律治和骚塞曾在

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并在思想观点和创作理论上有不少相同之处,

因此被称为湖畔派“”。这些诗人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对资本主义的

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表示厌恶,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

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