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全日制法律硕士非法学培养方案-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法律硕士
(学科代码:035101、035102 授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以法律职业为背景的专业学位,是为法律实务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的专业学位教育。北京交通大学自2009年成为法律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以来,确立了在秉承学校专业构成特色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原则。
北京交通大学法律硕士培养分为两个方向:
1.法律(法学):培养对象为接受过系统法学本科教育的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
2.法律(非法学):培养对象为本科阶段所学专业为非法学类,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和复合型知识背景的专业法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优秀法律人才为总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1.思想道德层面: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信守并勇于实践公平正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职业伦理原则,恪守法律职业道德规范。
2.学术水平层面:掌握坚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学科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法律现状与研究动态,了解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
3.能力水平层面:具有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综合运用法律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实务和研究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于专业研究与学术交流;具备较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较全面的法律实务知识以及法律职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思维特征和应用能力,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活动所需的学术水平和职业技能。
4.成果水平层面:毕业答辩前至少公开发表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至少参加一次调研或实践,至少参与一个相关领域的研究项目。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为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金融系统、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等。
三、通过课程教学、实践必修环节训练和学位论文撰写,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其中考试课不得低于总科目的80%。考核办法可以灵活多样,重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和方法,减少对机械性记忆的考核。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学生法律职业伦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伦理包括法律职业道德与执业;职业能力包括法律职业思维、职业语言、法律知识、法律方法、职业技术。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法律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工作。60分以上(含60分),可取得相应的课程学分,即可获得毕业资格;修满学分且平均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方可申请学位。课程考试不及格或因客观情况未参加某门课程考试者,根据规定进行缓考、补考或重修该课程。
(二)采用学分制,学分,其中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0 √ 考试 ≥4.0 综合英语 32 1.0 √ 考试 学术英语 32 1.0 √ 考试 基础课法理学专题 32 2.0 √ 考试 ≥6.0 宪法专题 32 2.0 √ 考试 中国法制史专题 32 2.0 √ 考试 专业课民法专题一 32 2.0 √ 考试 ≥34.0 民法专题二 32 2.0 √ 考试 商法专题 32 2.0 √ 考试 刑法学专题 32 2.0 √ 考试 刑事诉讼法专题 32 2.0 √ 考试 民事诉讼法专题 32 2.0 √ 考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专题 32 2.0 √ 考试 经济法专题 32 2.0 √ 考试 国际经济法专题 32 2.0 √ 考试 法律职业规范与伦理 32 2.0 √ 考试 知识产权法专题 32 2.0 √ 考试 法律文书课 64 4.0 √ 考查 模拟法庭训练 √ 考查 法律谈判课 64 4.0 √ 考查 环节 504 法律实践课 240 8.0 √ 考查 ≥20.0 901 学位论文 360 12.0 考查 选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