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谷歌绩效考核.doc

发布:2016-08-02约1.86万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谷歌绩效考核 一向以创新和自由著称的谷歌,在内部考核上居然十分严格,神秘的OKR(全称为“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和关键结果”)制度也逐渐曝光。作为一种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工具,OKR克服了KPI(绩效考核指标)在实操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相对于KPI而言,OKR并不是真正的考核工具,而是目标管理工具。 目标管理思想由来已久,在互联网思想和扁平组织的推动下,目标管理这棵老树开出了OKR这朵新花,并且格外茂盛。OKR和KPI两者各有所长,谁都无法真正替代对方,根据自身企业特性找到最适合的绩效管理方法,才能有效激发员工为达成企业目标而共同努力。 传统KPI的管理困境 传统KPI在企业运用中往往遇到两个问题: 1. 有些事情值得去做,但在计划阶段无法测量,因此无法制订目标。于是,出现大量考核期末修改 KPI 甚至弄虚作假的现象,各项KPI都处于达成状态,考核流于形式。 2. 过度追求目标值数字达成,背离数字目标背后不可测量的愿景。KPI要求将目标转化为关键绩效并以数字衡量,这对制定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一家互联网公司希望用户喜欢他们的产品,KPI制定者错误地以“页面浏览量”来衡量“喜欢”,并下达了KPI。员工为了完成KPI,把用户原本可以在一个页面上完成的事情分到几个页面上完成。最终KPI达成了,用户却更讨厌这个产品了。 谷歌的OKR实践 OKR全称是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和关键结果),源于Intel为公司、团队、个人量身定制的一套考核系统。1999年,Intel的VPJohn Doerr将OKR引入谷歌,并一直沿用至今。不仅仅是Intel和谷歌,其他大量互联网公司,甚至一些基金公司都曾经全部或部分采用OKR系统。 谷歌执行OKR的基本要求 1.最多5个O(目标),每个O最多4个KR(关键结果)。 2.60%的O(目标)最初来源于底层。 3.所有人都必须根据OKR协同,不能出现任何命令。 4.一页写完最好,两页是最大限值。 5.OKR不是绩效评估工具,不与薪酬和晋升直接挂钩。分数永远不是最重要的,只是起一个直接的引导作用。 6.争取0.6-0.7的得分。满分1分并不意味着成功,反而说明O(目标)不具有野心。0.4以下也不意味着失败,但要考虑项目是不是应该继续进行,明确该做什么及不该做什么。只有在KR仍然很重要的情况下,才持续为它而努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