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ppt

发布:2017-05-25约小于1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013级护本03班 主讲人:欧华洋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教育是发展经济前提。只有教育上了才能促进经济上。 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教的根本大法。《教育法》的颁布是关系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件大事,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制度,维护教育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进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阶段,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教育法的发展历程: 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03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376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修改义务教育法的议案。 2004年6月,义务教育法形成修订稿,报送国务院审议。 2006年2月25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举行,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首次提交审议。 2006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修订草案进行分组审议。 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义务教育法。 《国防教育法》,《国防动员法》等国防宣传 《职业教育法》修订突破困局 当今教育法改革现状: 2015年高考现状:中国教育部长袁仁贵对教育部实施的“五招”:第一,缩小区域录取率的差距;第二,安排20万名东西部协作计划;第三,全国性鼓励类的加分项目2015年将全部取消,只保留一些扶持性的政策;第四,将从2015年开始取消推荐的限制;第五,扩大使用国家统一试卷的范围和启动综合改革试点也已经在具体实施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