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田土壤酸化改良技术规程.docx
1
DBFORMTEXTXX/TFORMTEXTXXXX—FORMTEXTXXXX
茭白田土壤酸化改良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茭白田土壤酸化改良的术语和定义、土壤酸化等级评定和土壤酸化改良技术。本文件适用于丽水市茭白田土壤酸化的改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274-2016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
NY1110水溶肥料汞、砷、镉、铅、铬的限量要求NY/T1121.2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2911-2016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NY/T3937-2021土壤调理剂及使用规程牡蛎壳原料
HG/T5782-2020腐植酸土壤调理剂
3术语和定义
GB/T6274-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土壤酸化
由于土壤吸收性络合物(复合体)接受了一定数量的交换性氢离子或铝离子,使土壤中碱性(盐基)离子淋失,或人为因素使土壤中酸性物质增加,导致土壤pH值降低的现象。
3.2
石灰质类调理剂
含有钙和(或)镁元素的无机土壤调理剂,通常钙和镁以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碳酸盐形式存在,主要用于保持或提高土壤的pH值。包括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粉、白云石粉等。
[来源:GB/T6274-2016,2.1.23,有修改]3.3
生物质炭类调理剂
生物质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经热裂解工艺制得的具有丰富孔隙结构、较大比表面积的富碳固体物质。包括竹炭粉、小麦秸杆炭粉、茭白秸杆炭粉等。
2
DBFORMTEXTXX/TFORMTEXTXXXX—FORMTEXTXXXX
[来源:DB36/T1140-2019,3.2,有修改]3.4
碱性腐植酸土壤调理剂
以活化腐植酸和含钾硅酸盐矿物为主要原料,经一定加工工艺制得的富含钙、镁、硅等中、微量元素,用于改善酸性土壤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酸化程度和提供营养元素的产品。
[来源:HG/T5782-2020,3.5]3.5
牡蛎壳原料土壤调理剂
以牡蛎壳为主要原料,经收储、煅烧或物理粉碎加工而成的固体矿物源土壤调理剂。[来源:NY/T3937-2021,1]
4土壤酸化等级评定
4.1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
按NY/T2911-2016中的5.1和5.2规定执行。
4.2土壤pH检测
按NY/T1121.2规定执行。
4.3土壤酸化等级
根据土壤pH值评定土壤酸化等级,土壤酸化等级为酸性或强酸性时应施用调理剂。土壤酸化等级见表1。
表1土壤酸化等级
pH值
<4.5
4.5~5.5
5.5~6.5
6.5~7.5
酸化等级
强酸性
酸性
微酸性
中性
5土壤酸化改良技术
5.1调理剂施用技术
5.1.1调理剂质量要求
石灰质类土壤调理剂、生物质炭类土壤调理剂质量应符合NY1110的要求。其他调理剂质量要求见附录A。
5.1.2调理剂施用量
5.1.2.1根据选用的调理剂性能,结合土壤pH或酸化等级,确定所用调理剂的用量。
3
DBFORMTEXTXX/TFORMTEXTXXXX—FORMTEXTXXXX
5.1.2.2石灰质类调理剂施用量见表2。
表2石灰质类调理剂施用量
单位为kg/667m
pH值
生石灰
熟石灰
石灰石粉
白云石粉
<4.5
50~70
70~90
100~120
140~160
4.5~5.5
30~50
50~70
80~100
120~140
5.1.2.3生物质炭类调理剂施用量见表3。
表3生物质炭类调理剂施用量
单位为kg/667m
pH值
竹炭粉
小麦秸杆炭粉
<4.5
800~1000
1000~1200
4.5~5.5
600~800
800~1000
5.1.2.4其他调理剂施用量见表4。
表4其他调理剂施用量
单位为kg/667m
pH值
牡蛎壳原料土壤调理剂
碱性腐植酸土壤调理剂
<4.5
125~150
150~200
4.5~5.5
100~125
100~150
5.1.3施用方法
在施基肥前10d~15d,将调理剂一次性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翻耕或旋耕15cm~20cm,使其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合。
5.1.4施用时限
施用调理剂后,应掌握土壤pH的变化情况,当土壤pH≥5.5(即酸化等级为微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