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分光光度法与检测技术.ppt
*第二节基本原理(二)外部因素1.物质的状态同一化合物聚集状态不同,吸收频率和强度不同。晶型不同,红外光谱不同。2.溶剂效应极性溶剂中,极性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常随溶剂极性的增大而降低。第31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基本原理六、吸收峰的强度及影响因素ε(L/(cm·mol))吸收峰的强度ε100非常强峰(vs)20ε100L强峰(s)10ε20中强峰(s)1ε10弱峰(w)ε1非常弱峰(vw)第32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基本原理影响因素:1.振动过程中偶极矩的变化Δμ越大,ε越大影响偶极矩变化大小的因素:(1)原子电负性:化学键两端原子电负性相差越大,Δμ越大,ε越大。(2)振动形式:一般ενas>ενs>εδ(3)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对称性越差,Δμ越大,ε越大。第33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基本原理2.振动能级的跃迁几率跃迁几率越大,吸收峰的强度越大。达到动态平衡时,激发态分子占总分子的百分数。第34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基本原理七、红外光谱的重要区域(一)官能团区:波数在4000~1500cm-1之间的区域X—H伸缩振动区(4000~2500cm-1)X代表O、N、C、S等原子。(1)O—H伸缩振动:游离羟基在3700~3500cm-1处有尖峰(2)N—H伸缩振动:位于3500~3300cm-1(3)C—H伸缩振动:以3000cm-1为界,区分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第35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基本原理2.叁键和累积双键伸缩振动区(2500~2000cm-1)主要是叁键伸缩振动与累积双键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双键伸缩振动区2000~1500cm-1羰基1900~1650cm-1碳碳双键1670~1450cm-1芳环骨架1600~1500cm-13.双键伸缩振动区第36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基本原理(二)指纹区:波数低于1500cm-1的区域。主要由化学键的弯曲振动和部分单键(C—X,X=C、O、N等)的伸缩振动引起。第37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基本原理1.振动自由度反映的是分子基本振动的数目,但并非每种振动都出现吸收峰。2.同一基团的振动形式不同,吸收峰位置不同。3.基频峰的强度大,是红外光谱上的主要吸收峰;泛频峰强度较弱,不易辨认,但增加了红外光谱的特征性。4.特征峰常出现在官能团区,相关峰中的某些峰常出现在指纹区。官能团区吸收峰较强且稀疏,易辨认;指纹区吸收峰密集,难辨认。点滴积累第38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红外光谱仪的主要部件(一)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1.光源常用的有硅碳棒和能斯特灯。2.吸收池(1)气体池:气体试样及易挥发的液体试样。(2)液体池:常温下不易挥发的液体试样及固体试样。3.单色器目前主要采用反射光栅作为色散元件。4.检测器常用真空热电偶。5.记录仪第三节红外光谱仪与制样第39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红外光谱仪与制样(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1.光源常用硅碳棒和能斯特灯2.单色器迈克尔逊干涉仪3.检测器热电型和光电导型检测器4.计算机和记录系统第40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一)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第三节红外光谱仪与制样第41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第三节红外光谱仪与制样第42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试样制备(一)气体试样在玻璃气槽内进行测定(二)液体试样1.液膜法2.溶液法(三)固体试样1.薄膜法2.糊法3.压片法KBr为最常用的固体分散介质。第三节红外光谱仪与制样第43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红外光谱仪与制样四、红外光谱法的应用示例1.定性分析已知物图谱对照标准图谱对照第44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红外光谱仪与制样此外,红外分光光度法在药物杂质检查方面也有应用,主要用于无效或低效晶型的检查。案例分析驱肠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