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区域的基本含义49943.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的基本含义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的主要特征。2.理解区域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3.利用相关图表、数据资料,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区域的概念:通常指一定的。
2.主要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性和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
(4)区域之间是相互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二、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关系和。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状况、、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3.区域空间结构分类
(1)从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可划分为地域和地域。
(2)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区域是汇集、、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三、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产业结构指。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资源配置状况、等。
3.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指三次产业占的比重,三次产业的比重以及等。 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特点不同区域 产业结构特点 传统农业区域 第产业比重较大 工业区域 第产业比重较小,第产业比重较大 经济水平较高区域 第产业和第产业比重较大 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地理位置差异:②自然条件差异:A、气候: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B、 土壤:为,耕地多为田;分布广泛,耕地多为地,集中连片矿产资源条件差异:有较丰富的等矿产。
1.我国东部季风区大致可以划分为北方旱地农业区和南方水田农业区,这种划分是( ) A.根据地形特征划分的B.根据降水空间分布特点划分的
C.按照自然要素的相似性划分的D.按照人文要素的差异性划分的
2.与乡村地域相比,城镇地域的特点是( )
A.范围较大B.以工业生产活动为主
C.对乡村地域有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D.是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3.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4.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通常情况下,区域空间结构中表现为岛状的是( )
A.农业 B.城市和工业C.城市群和工业区 D.交通运输线路Ⅳ.检测
1.能够体现下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
①位于东部沿海南部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 D.②⑦⑧
.读“某城市1968年、2000年的平面示意图”,比较两幅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1)比较2000年与1968年的城市平面示意图,简述该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
(2)2000年与1968年相比,郊区农业布局有何变化?
(3)从上述两图分析,未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怎样的?
(4)城市人口和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给郊区农村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区域 产业结构特点 传统农业区域 第一产业比重④较大 工业区域 第一产业比重⑤较小,第二产业比重⑥较大 经济水平较高区域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⑦较大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①地理位置差异:长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答案 D
解析 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是依据人文地理要素划分的。
答案 C
解析 与乡村地域相比,城镇地域范围小;城镇地域不仅有工业生产活动,还有第三产业生产活动;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答案 C
解析 区域界线具有可变性;区域的划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区域内部特性具有统一性,但不是绝对一致。
答案 C
解析 通常情况下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则表现为岛状。
答案 B
解析 图示地区为长江三角洲,该区位于东部沿海的中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的海洋性强;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