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作业危险源辨识及相应的各项安全控制措施.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施工现场作业危险源辨识及相应的各项安全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设施/场所
危 险 源
重大
一般
可能导致的事故
控制措施
1
桩基工程
桩机的地基不平整或承载力不足
√
机械伤害、机械倾倒等
审核桩基施工方案
桩机应有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的合格证;检查桩机操作人员的持证情况,焊工应有特种作业操作证,要检查其是否在有效期内;压桩时,非工作人员应离机10m以外,起重机的起重臂下严禁站人;检查桩机工作场地布置的合理性,工作线路的布置走向,在实际操作中贯彻的情况;施工过程中应督促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各种动力和起重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完善,电气接地必须良好,定人定机专人指挥;送桩后,督促施工方及时采取封堵桩孔,避免出现安全隐患;打桩作业过程中,重视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检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督促施工方或专业单位对环境进行监测(如建(构)筑物的变形、位移、沉降和地下管线、道路的变化)。
2
桩机安装不符合要求,各类装置存在缺陷,未经验收及未取得相关合格证
√
各类事故
3
桩机作业区域内有高压线路
√
触电等
4
堆桩高度超过规定层数
√
坍塌、物体打击等
5
作业人员操作失误,违章指挥,未按方案施工
√
各类事故
6
地面孔洞未及时回填和加盖
√
高处坠落等
7
起吊后作业人员从桩底通过
√
物体打击等
1
土方开挖
施工机械有缺陷
√
机械伤害,倾覆等
审核土方开挖方案
落实各类大型机械验收工作;采取现场旁站并做好相关记录;审核司机等其他作业人员相关操作证件;非工作人员应远离挖掘机
2
施工机械的作业位置不符合要求
√
倾覆,触电等
3
挖土机司机无证或违章作业
√
机械伤害等
4
其他人员违规进挖土作业区域
√
机械伤害等
5
土方开挖
开挖过程中土体产生裂缝
√
坍塌等
6
基坑边堆土荷载超过规定
√
坍塌等
7
冲孔前未对地下障碍物和空中管线的确认
√
触电、综合伤害等
8
桩头超过2m进行凿桩施工
√
物体打击等
1
基坑支护
支护方案或设计缺乏或者不符合要求
√
坍塌等
审查围护施工专项方案,如果深基坑的工程,应符合《北京市深基坑管理规定》,应经专家论证审查的,应有专家评审并出具的可行结论;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审核降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督促施工单位按批准的施工方案实施;在降水过程中,发现水质混浊或无抽水量时,应分析原因,及时处理,防止泥沙流入引起地面沉陷
2
临边防护措施缺乏或者不符合要求
√
坍塌等
3
未定期对支撑、边坡进行监视、测量
√
坍塌等
4
坑壁支护不符合要求
√
坍塌等
5
排水措施缺乏或者措施不当
√
坍塌等
6
积土料具堆放或机械设备施工不合理造成坑边荷载超载
√
坍塌等
7
人员上下通道缺乏或设置不合理
√
高处坠落等
8
基坑支护基坑作业环境不符合要求或缺乏垂直作业上下隔离防护措施
√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
1
脚手架工程
施工方案缺乏或不符合要求
√
√
高处坠落等
审核脚手架搭拆的方案;检查脚手架搭拆人员上岗证;脚手架搭拆应按专项方案和强制性标准条文进行;要对架体材料进行验收,留钢管、扣件、安全网等质保书、租赁合同;搭设拆除前施工方必须对架子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按要求做好架子基础及验收工作;搭拆期间应设置警戒区域,搭设完后必须进行验收,合格后挂牌,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监护;当有六级或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雪、雨天气,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钢管扣件按规定要求见证取样、送检
2
脚手架工程脚手架材质不符合要求
√
架体倒坍,高处坠落等
3
脚手架基础不能保证架体的荷载
√
架体倒坍,高处坠落等
4
脚手板未满铺、未绑扎、有探头板
√
高处坠落等
5
架体稳定性不符合要求
√
架体倒坍,高处坠落等
6
脚手架荷载超载或堆放不均匀
√
架体倒坍、倾斜等
7
脚手架未按规定设纵横向扫地杆
√
坍塌等
8
撘拆作业区域和警戒区无监护人
√
物体打击等
9
拆除作业未由上而下逐层进行管件乱丢
√
物体打击等
10
搭设一次高度超过连墙件以上2步
√
坍塌等
11
架体防护不符合要求
√
高处坠落等
12
无交底与验收
√
架体倾倒等
13
人员与物料到达工作平台的方法不合理
√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
14
架体不按规定与建筑物拉结
√
架体倾倒等
15
脚手架不按方案要求搭设
√
架体倾倒等
1
悬挑脚手架
悬挑梁安装不符合要求
√
架体倾倒等
悬挑脚手安全监理控制要点,应审核专项搭拆方案(必须有设计计算书);作业人员应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作业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挑脚手架应实施分段验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