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华为功控III代培训胶片.ppt

发布:2017-08-08约4.09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引入 在GSM系统中,为了能降低干扰,就需要在保证电平强度和信号质量的前提下,对BTS和MS的功率进行控制,同时功率控制也可以延长手机的待机时间。 第1章 功控III介绍 第2章 功控III重要参数 第3章 功控例析 功控目的 功率控制:根据需要调整基站与手机的发射功率。 依据:手机和基站上报的测量报告。 目的:在保证通话质量的情况下,降低发射功率,从而降低整网干扰、减少功耗。 功控分类 功率控制分为上行功率控制和下行功率控制,上下行控制独立进行。 上行功控:调整MS的输出功率,使BTS获得稳定接收信号强度,以减少对同邻频的干扰,降低移动台功耗。 下行功控:调整BTS输出功率,使MS获得稳定接收信号强度,减少同邻频干扰,降低基站功耗。 功控处理过程 功控III的处理流程 功控III的处理流程 功控III步长计算 每个功控周期,根据接收质量和接收信号综合计算功控调整步长step(k) step(k) = - { sfactor*(TxMaxPower - g(k) - SThr) + qfactor*( qa (k) +QOffFh- QThr) } Sfactor:信号等级调整因子 Qfactor:质量等级调整因子 BsTxMaxPower:呼叫所在载频TRX最大发射功率 SThr:接收信号等级上门限和下门限的均值 QThr:接收质量等级上门限和下门限的均值 QOffFh:为接收质量等级门限跳频偏移量 g(k):接收电平滤波值 Qa(k):接收质量滤波值 功控III比功控II的改进 增加指数滤波和滑窗滤波替代均值滤波; 对测量丢失的插值优化,Rxlev丢失保持不变,Rxqual丢失用7代替; 对综合判断接收等级优先问题,优化为统一的综合接收有效电平等级和接收质量的判断公式; 修正了II代9宫格的两个格子的动作; 对原测量滤波跟踪速度慢问题,增加指数滤波,提高功控正确性 ; 根据不同类型业务设置不同质量门限。通过对AMR FS/AMR HS业务设置不同功控门限来满足AMR功控优化需求。(注:功控II后续也增加了这个改进。) 考虑跳频增益对质量影响; 第1章 功控III介绍 第2章 功控III重要参数 第3章 功控例析 功控III重要参数 功控III重要参数 功控III重要参数 功控III重要参数 功控III重要参数 各种参数配置下测试结果显示: (2,8)参数和(4,6)参数下,HQI、掉话率、切换成功率等指标 无明显变化,主要变化体现在全网电平和功率等级分布上。 通过分析话统的功率和电平情况,得出(2,8)参数的降功耗效果 优于(4,6)参数。(2,8)参数路测C/I好于(4,6)参数。 对于郊区覆盖较弱的场景尤其是主干道上,如果功控门限设置过 低,功控步长设置过大,因车辆行驶较快,会因向上控不及时从 而导致掉话。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个别小区进行微调。 说明:(2,8)指下行信号等级调整因子为2,下行质量等级调整因子为8, (4,6)指下行信号等级调整因子为4,下行质量等级调整因子为6 。 功控III重要参数 第1章 功控III介绍 第2章 功控III重要参数 第3章 功控例析 例1:功控III实例 华为III功控参数配置 下行信号等级指数滤波周期:3 下行信号等级滑窗滤波周期:1 下行质量等级指数滤波周期:3 下行质量等级滑窗滤波周期:1 下行信号等级调整因子:2 下行质量等级调整因子:8 下行信号等级上下门限:35,25 下行质量等级上下门限:22,16 下行最大下降步长(dB):6 下行最大上升步长(dB):8 例1:功控III实例 下行测量报告 MR1:DLRLxev -65dBm, DLRxQual 0; MR2:DLRLxev -68dBm, DLRxQual 1; MR3:DLRLxev -69dBm, DLRxQual 0; 下行测量报告插补 测量报告序列毫连续,测量报告连续没有丢失,不处理 接收电平指数滤波 指数滤波周期为3,通过计算得到电平滤波值为40(-70dBm) 接收电平滑窗滤波 滑窗滤波周期为1,滑窗滤波值为40(-70dBm) 接收质量滤波 将接收质量转换为误码率,转换为C/I.,假设接收质量滤波值为24dB 功控III实例 功控判决 【下行信号等级上门限】=RxLev=【下行信号等级下门限】,且【下行质量等级上门限】=RxQual+QOffFh=【下行质量等级下门限】时,无需功控,否则进行功控步长计算流程; 滤波后的Rxlev为40(-70dBm)大于信号等级上门限,RxQual为24大于22; 功控III步长计算 step(k) = - { 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