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M通道滤波器组-Read.doc

发布:2017-04-04约1.16万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8章 M通道滤波器组 8.1 M通道滤波器组的基本关系 图8.1.1是一个标准的M通道滤波器组。 图8.1.1 M通道滤波器组 由第五章~第七章的讨论,我们不难得到图中各处信号之间的如下相互关系: (8.1.1) 及 (8.1.3) 滤波器组的最后输出 令 则 这样,最后的输出是的加权和。由于 (8.1.7) 在时是的移位,因此,是及其移位的加权和。由上一章的讨论可知,在时,是混迭分量,应想办法去除。显然,若保证 (8.1.8) 则可以去除图8.1.1所示滤波器组中的混迭失真. 再定义 (8.1.9) 显然,是在去除混迭失真后整个系统的转移函数。这时,是否对产生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就取决于的性能。若是全通的,也即,那么滤波器组可避免幅度失真,若再具有的形式,那么滤波器组又将消除相位失真。因此,(8.1.9)式的和(7.2.4)式的一样,都称为“失真函数”。 由(8.1.5)式,能否为零取决于的性质。将该式写成矩阵形式,有 (8.1.10) 令 (8.1.11) 并令(8.1.10)式右边的矩阵为,则在去除混迭失真的情况下,有 (8.1.12) 式中的第一行是,第二至第M-1行分别是由这M个滤波器的依次移位所构成。因此,又称“混迭分量(Alias Component,AC)矩阵”。它等效于两通道情况下由(7.2.8a)式给出的矩阵。 由(8.1.12)式,我们有 (8.1.13) 为保证去除混迭失真,可选。这样,若已知,即可求出综合滤波器组。且整个的M通道滤波器组还具有PR性质。但(8.1.13)式在实际应用中有一系列的问题,这是因为: (8.1.14) 式中是的伴随矩阵。 若是FIR的,显然det也是FIR的,这时将变成IIR的; 若选择,这时可保证是FIR的,但由于,因此的阶次将远大于; 若有零点在单位圆上,的幅度将会产生较大的失真。 此外,由(8.1.13)式或(8.1.14)式并不容易找出、的关系以及自身应具有的特点,因此,我们需要采用多相结构的方法来研究如何去除混迭失真及探讨实现PR的途径。 8.2 M通道滤波器的多相结构 仿照(7.6.9)和(7.6.10)式,在多通道情况下的分析滤波器组可表为: (8.2.1) 写成矩阵形式,有 (8.2.2) 记 并记(8.2.2)式右边的矩阵为,则 (8.2.4) 称为多相矩阵,而是由上一节的AC矩阵的第一列构成的。同理,对综合滤波器组按第二类多相结构展开,有 (8.2.5) 写成矩阵形式: 记该式右边的多相矩阵为,则(8.2.6)式可写为如下更简洁的形式: (8.2.7) 式中已在(8.1.11)式中定义,。利用(8.2.2)和(8.2.6)式,图8.1.1的M通道滤波器组可改为图8.2.1(a)的形式。再利用恒等变换,又可改成图(b)和(c)的形式。 在图(c)中, 该图的得到过程与图7.6.1和图7.6.2的导出过程相类似。因此,对整个滤波器组的分析可集中到矩阵和的分析,或简单的的分析。若为单位阵,我们可以想象,那么该滤波器组一定可以实现准确重建。 至此,我们已讨论了M通道滤波器组的两种表示形式,一是用(8.1.10)式的AC矩阵表示的形式,二是用(8.2.2)式表示的多相形式。在深入讨论、的性能对整个系统PR性能的影响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AC矩阵和多相矩阵的关系。 由(8.2.3)式对的定义及(8.1.10)式对的定义,我们有 (8.2.8) 由(8.2.2)式,又可表为 图8.2.1 M通道滤波器组的多相结构; (a)直接表示; (b)利用恒等变换后的表示; (c)进一步的简化表示 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