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驱动板+烧写器笔记.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液晶显示器的基本组成液晶板、驱动板(也称主板)、电源板、高压板、按键控制板等1.1 电源板液晶显示器的电源电路分为开关电源和DC/DC变换器两部分。其中,开关电源是一种AC/DC变换器,其作用是将市电交流220V或110V(欧洲标准)转换成12V直流电源(有些机型为14V、18V、24V或28V),供给DC/DC变换器和高压板电路。DC/DC直流变换器用以将开关电源产生的直流电压(如12V)转换成5V、3.3V、2.5V等电压,供给驱动板和液晶面板等使用。1.2 驱动板(主板)1.2.1 输入接口电路液晶显示器一般设有传输模拟信号的VGA接口(D-Sub接口)和传输数字信号的DVI接口。其中,VGA接口用来接收主机显卡输出的模拟R、G、B和行场同步信号; DVI接口用于接收主机显卡TMDS(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发送器输出的TMDS数据和时钟信号,接收到的TMDS信号需要经过液晶显示器内部的TMDS接收器解码,才能加到Sealer电路中,不过,现在很多TMDS接收器都被集成在Scaler芯片中。1.2.2 A/D转换电路A/D转换电路用以将VGA接口输出的模拟R、G、B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送到Sealer电路进行处理。早期的液晶显示器,一般单独设立一块A/D转换芯片(如AD9883、AD9884等),现在生产的液晶显示器,大多已将A/D转换电路集成在Scaler芯片中。1.2.3 时钟发生器(PLL锁相环电路)时钟产生电路接收行同步、场同步和外部晶振时钟信号,经时钟发生器产生时钟信号,一方面送到A/D转换电路,作为取样时钟信号;另一方面送到Sealer电路进行处理,产生驱动LCD屏的像素时钟。另外,液晶显示器内部各个模块的协调工作也需要在时钟信号的配合下才能完成。显示器的时钟发生器一般均由锁相环电路(PLL)进行控制,以提高时钟的稳定度。1.2.4 Sealer主控电路Sealer(主控芯片)电路的名称较多,如图像缩放电路、主控电路、图像控制器等。Sealer电路的核心是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称为Sealer芯片,其作用是对A/D转换得到的数字信号或TMDS接收器输出的数据和时钟信号,进行缩放、画质增强等处理,再经输出接口电路送至液晶面板,最后,由液晶面板的时序控制IC(TC0N)将信号传输至面板上的行列驱动IC。Sealer芯片的性能基本上决定了信号处理的极限能力。另外,在Sealer电路中,一般还集成有屏显电路(0SD电路)。液晶显示器为什么要对信号进行缩放处理呢?这是由于一个面板的画素位置与分辨率在制造完成后就已经固定,但是影音装置输出的分辨率却是多元的,当液晶面板必须接收不同分辨率的影音信号时,就要经过缩放处理才能适合一个屏幕的大小,所以信号需要经过Sealer芯片进行缩放处理。1.2.5 微控制器电路微控制器电路主要包括MCU(微控制器)、存储器等。在液晶显示器中,微控制器的作用:(1) 对液晶显示器进行初始化设定。 主要包括把用户自己的设定储存在内部的 EEPROM 中,把用户设定的初始化程序设为工厂默认值。(2) 对显示器联机信号模式进行判断。 如果检测到未知的视频模式,则显示错误信息,提示出错。(3) 对显示器的脱机、 联机状态进行判断。如果显示器未检测到有效的连接,则显示 “无信号输入,请检查信号连接线”等内容的提示。(4) 执行键盘指令。MCU 周期性地调用中断服务子程序,检查是否有按键被按下,如果有按键按下,在屏幕上显示出相应的 OSD 显示,并按照这些指令来修改寄存器的值,然后把修改后的值写入 EEPROM 中保存下来,并且把新的数据或者指令传送到液晶显示器的相应被控电路,对亮度/对比度、 水平位置/垂直位置、色彩、 OSD 位置、输入信号选择等参数进行调校.(5) 检测液晶显示器的工作状态,执行开 / 关机指令。(6) 通过 I2C 总线,将控制指令和控制数据传送到各个被控电路,同时肩负着检测各个被控电路工作情况的任务。MCU电路框图微控制器MCU硬件组成方框图存储器(这里指串行EEPROM存储器)用于存储液晶显示器的设备数据和运行中所需的数据,主要包括基本参数、制造厂商、产品型号、分辨率数据、最大行频率、场刷新率等,还包括设各运行状态的一些数据,如白平衡数据、亮度、对比度、各种几何失真参数、节能状态的控制数据等。IIC总线控制电路微控制器电路上的 I 2C总线由两根线组成:一根串行时钟线( SCL) 和一根串行数据线( SDA)。MCU利用串行时钟线发出时钟信号,利用串行数据线发送或接收数据。MCU是 I 2C总线系统的核心,I 2C总线由MCU引出,液晶显示器中很多需要由MCU控制的集成电路都可以挂接在 I 2C总线上,M CU通过 I 2C总线对这些电路进行控制。1.2.6 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