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J 第8章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1,2节).doc

发布:2016-08-20约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是学生完成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基本要求为: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系统性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的理论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和运用图表的能力; 使学生初步掌握零件的工艺设计内容、方法和步骤; 掌握各种制造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了解先进制造方法; 使学生初步具备工程设计能力,以提高独立工作的信心。 课程设计的内容 学生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主要包括下面几项内容: 绘制零件工作图样;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重要工序的加工工序设计;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步骤 分析及审查零件图样和产品装配图样; 确定零件生产类型和毛坯种类; 确定工件的定位基准;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计算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编制工艺文件。 零件的结构分析 熟悉零件图样,分析零件的用途和各项技术条件; 分析零件表面的组成和特征,将零件大致分为轴类零件、套类零件、齿轮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五大类; 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确定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包括下面几项内容: 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主要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及表面质量要求; 热处理及其它要求。 计算生产纲领和确定生产类型 生产纲领的大小对生产组织和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它决定了各工序所需专业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以及所应选用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装备。 零件的生产纲领可按下式计算: (8.1-1) 式中 N-零件的生产纲领,单位为 件/年;Q-产品的生产纲领,单位为 台/年;n-每台产品中零件的数量 单位为 件/台;a-备品的百分率;b-废品的百分率。 根据〔1〕表5-5确定生产类型和工艺特点。 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说明书是课程设计的总结性文件。通过编写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和表达的能力,巩固、深化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中所获得的知识,掌握机械工艺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说明书应概括地介绍设计的整个过程,对设计中的方案进行论证及比较,针对主要数据的选取及计算应作重点陈述。说明书内容要求系统性好,条理清晰,图文并茂,充分表达自己对设计过程的感悟和独特见解。文内公式、图表、数据等出处,应以“〔 〕”注明参考文献的序号。 说明书主要包括下面几项内容: 封面; 目录;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机械加工工序的设计; 设计小结; 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流程 一、 毛坯的选择 1. 毛坯的选择原则 (1)零件的材料和力学性能 相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毛坯制造方法,其力学性能有所不同。铸铁件的强度从离心浇注、压力浇注、金属型浇注、砂型浇注的铸件依次递减;钢质零件的锻造毛坯,其力学性能高于钢质棒料和铸钢件。 (2)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外廓尺寸 直径相差不大的阶梯轴宜采用棒料,相差较大时宜采用锻件;形状复杂、力学性能要求不高可采用铸钢件,形状复杂和薄壁的毛坯不宜采用金属型铸造;尺寸较大的毛坯,不宜采用模锻、压铸和精铸,多采用砂型铸造和自由锻造;外形复杂的小零件宜采用精密铸造方法,以避免过多的机械加工。 (3)型材的使用 一般零件宜采用热轧型材;冷拔型材精度较高、尺寸较小,毛坯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型零件宜采用冷拔型材。 (4)生产类型 大批量生产时宜采用高精度与高生产率的毛坯制造方法,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宜采用投资小的毛坯制造方法。 毛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特点 (1) 铸造毛坯的工艺特点及参数见表8.3-1; (2) 锻造毛坯的工艺特点及参数见表8.3-2; (3)轧制毛坯的工艺特点及参数见表8.3-3。 3. 毛坯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1)铸造毛坯的加工余量见表8.3-4、公差见表8.3-5; (2)热轧圆钢的尺寸及偏差见表8.3-6~表8.3-9; (3)冷拔圆钢的尺寸及偏差见表8.3-10和表8.3-11; (4)钢质模锻件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钢质模锻件的加工余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锻件质量和复杂程度,机械加工加工余量一般从1~5mm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钢质模锻件的公差查阅GB12362-90。 二、 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的选择对加工面的位置精度、零件的工序数量及加工顺序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必须根据基准选择原则,综合各方面因素加以确定。粗、精基准确定后,还应考虑各工序加工时工件的定位方案和夹紧方法。 三、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