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金荞麦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栽培.docx

发布:2024-11-25约1.9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DB53/TXXXX—XXXX

金荞麦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栽培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金荞麦(Fagopyrumdibotrys)的栽培环境、地块选择、种苗培育、移栽、田间管理、采收与加工。

本文件适用于金荞麦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HJ555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栽培环境

4.1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海拔1900m~2600m,年均温13℃~21℃,最冷月均温5℃~12℃,最热月均温17℃~29℃,全年无霜期>240d,年积温4000℃~6500℃,年平均降雨量1000mm~1300mm,年平均日照1200h~2500h。

4.2环境质量

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二级标准要求;水质应符合GB5084二级标准要求;土壤应符合GB15618二级标准要求,土质为偏酸性或中性的砂壤土。

5地块选择

2

DB53/TXXXX—XXXX

宜选择交通便利、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易于保水的平地或缓坡荒山砂质壤土地块。

6种苗培育

6.1采种

10~11月,60%~70%籽粒由绿色变为褐色或黑色时采收。晾干后用透气的布袋或麻袋置于阴凉处贮存备用。

6.2育苗

6.2.1整地作床

清理杂草、石砾等,深耕30cm并细耙,整理成高20cm~25cm,宽1.2m的苗床,长度依地形而定。

6.2.2播种时间

春播4月中旬至5月下旬,秋播8月下旬至9月上旬。

6.2.3播种方法

条播,行距15cm~20cm,播种深度2cm~4cm,按5kg~6kg/667m2播种,覆土2cm~3cm,以将种子覆盖完全为度。

7移栽

7.1整地

清理好前茬的作物及杂草,深翻30cm~40cm,曝晒20d左右,底肥结合整地进行,每667m2施用农家肥2000kg~3000kg,再翻耕细耙,整平,做成宽1.2m,高30cm的平畦,畦间距30cm。

7.2移栽

7.2.1时间

秋播一年生种苗于翌年6月~7月移栽,春播半年生种苗于当年8月~9月移栽。

7.2.2方法

移栽株行距为20cm×25cm~25cm×25cm,深度4cm~8cm,种苗斜靠沟边,须根展开,覆土厚度4cm~8cm,以种苗覆盖完全为度。移栽后,根据土壤及气候情况进行浇水,移栽的种苗至少浇1~2次定根水。

8田间管理

8.1保水与排涝

移栽后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防涝。

8.2施肥

3

DB53/TXXXX—XXXX

移栽第二年6月下旬~7月上旬,每667m2追施40kg高磷复合肥(N-P2O5-K2015-20-5)。所用肥料符合HJ555和NY/T394使用要求。

8.3病虫害防治

所用农药按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要求执行。

8.3.1病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锈病等,主要为害叶片的。防治应先拔除病株、清除田间杂草等以减少田间侵染来源。使用化学防治,按GB/T8321规定执行。

8.3.2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螬、蚂蚁、蠼螋、蚜虫等,主要为害块根;蚜虫主要为害花及嫩茎叶。防治应以杀除成虫、幼虫、虫卵为目的进行。使用化学防治,按GB/T8321规定执行。

8.4打顶清园

8.4.1打顶

7~8月花蕾期打顶。

8.4.2清园

移栽后12月中旬~1月上旬倒苗后,应及时进行清园。

9采收与加工

9.1采收

选择晴天,移栽2.5年地上部分倒苗后,从畦的一端开始采挖。

9.2产地加工

除去杂草、枯茎、泥沙、须根等杂质,将块根整块或切开晒干,也可烘干,但烘干温度<50℃。含水量应达到药典标准要求。

9.3包装与贮藏

按50kg/袋用麻袋进行包装,包装附标签,标签应标注名称、产地、采收时间、批次、采收人等信息。放置于通风、干燥处,注意防霉、防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