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复习指导(已作答).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塑料模具部分
一 填空题样题
1 热塑性塑料在恒定压力下,随加工温度变化,存在三种状态,不同的成型加工对应不同的状态,中空成型应是_高弹态__状态;挤出成型应是_粘流态___状态;注射成型是_粘流态___状态。
2 塑料由____树脂_和___助剂__组成,但各组分的作用各不相同,若一塑料材料成型性能差,则可加入__增塑剂___改善。
3 衡量热固性塑料流动性的指标是_拉西格流动性____。
4 粘度是塑料熔体内部抵抗流动的阻力,其值一般是随剪切应力的增加而减少,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但每种材料对两值的敏感程度不同,PC对__温度___敏感,黏度大则流动性__小___。
5 塑料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合成树脂___分子结构__和____热性能_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前者特点___成型后受热不变形__
二 简答题
1 什么是聚合物的取向,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聚合物高分子及其链段或结晶聚合物的微晶粒子在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有序排
列,成为取向。影响取向的因素包括:熔体和模具的温度、注射压力和保压力、
充型速度、浇口的大小和形式。
冲压模具设计部分
1冲裁工序?它在生产中有何作用
答: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冲模,使板料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产生分离的加工方法,就称为冲裁工序。冲裁工序是在冲压生产中应用很广的一种工序方法,它既可以用来加工各种各样的平板零件,如平垫圈、挡圈、电机中的硅钢片等,也可以用来为变形工序准备坯料,断裂带是由于在冲裁过程的第三阶段(即断裂阶段),刃口处产生的微裂纹在拉应力的作用下不断扩展而形成的撕裂面,这一区域断面粗糙并带有一定的斜度。 毛刺的形成是由于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后期,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切入板料一定深度时,刃尖部分呈高静水压应力状态,使微裂纹的起点不会在刃尖处产生,而是在距刃尖不远的地方发生。随着冲压过程的深入,在拉应力的作用下,裂纹加长,材料断裂而形成毛刺。对普通冲裁来说,毛刺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冲裁间隙的大小使得毛刺的高度降低。
4什么是冲裁间隙?冲裁间隙对冲裁质量有哪些影响?
答:?冲裁间隙是指冲裁凹模、凸模在横截面上相应尺寸之间的差值。该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工件切断面的质量、冲裁力的大小及模具的使用寿命。?当冲裁模有合理的冲裁间隙时,凸模与凹模刃口所产生的裂纹在扩展时能够互相重合,这时冲裁件切断面平整、光洁,没有粗糙的裂纹、撕裂、毛刺等缺陷,如图 2.1.6 所示。工件靠近凹模刃口部分,有一条具有小圆角的光亮带,靠近凸模刃口一端略成锥形,表面较粗糙。?当冲裁间隙过小时,板料在凸、凹模刃口处的裂纹则不能重合。凸模继续压下时,使中间留下的环状搭边再次被剪切,这样,在冲裁件的断面出现二次光亮带,如图 4-5b 所示 , 这时断面斜度虽小,但不平整,尺寸精度略差。?间隙过大时,板料在刃口处的裂纹同样也不重合,但与间隙过小时的裂纹方向相反,工件切断面上出现较高的毛刺和较大的锥度。
5冲裁模的凸模、凹模采用分开加工有什么特点?
该种加工方法的特点是:凸模、凹模的加工精度高,凸模、凹模具有互换性,但成本较高,并且需要满足如下条件:|δ?p|+|δd|≤2cmax-2cmin??式中:δp—凸模的制造公差;??δd—凹模的制造公差;?ZMAX—最大初始双面间隙;??Zmin—最小初始双面间隙。
6如何确定配合加工时凸模、凹模的刃口尺寸?
对于形状复杂的冲裁件,在实际生产中,其凸模和凹模的加工常常采用配合加工的方法。该方法是先确定基准件(一般冲孔件选凸模、落料件选凹模),只计算基准件的刃口尺寸、确定基准件的公差,按基准件尺寸和公差要求做好基准件,然后按基准件的实际尺寸来配做另一件,使配做加工的凸模与凹模之间满足合理间隙值就可以了,不必确定非基准件的制造公差。这样凸模、凹模的公差就不再受间隙公差的限制而可以取得比较大(一般取为制件公差的四分之一),使得加工容易,成本降低。
7降低冲裁力的措施有哪些?
答:当采用平刃冲裁冲裁力太大,或因现有设备无法满足冲裁力的需要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冲裁力,以实现“小设备作大活”的目的: 1、采用加热冲裁的方法:当被冲材料的抗剪强度较高或板厚过大时,可以将板材加热到一定温度(注意避开板料的“蓝脆”区温度)以降低板材的强度,从而达到降低冲裁力的目的。 2、采用斜刃冲裁的方法:冲压件的周长较长或板厚较大的单冲头冲模,可采用斜刃冲裁的方法以降低冲裁力。为了得到平整的工件,落料时斜刃一般做在凹模上;冲孔时斜刃做在凸模上,如图4.10所示。 3 、采用阶梯凸模冲裁的方法:将多凸模的凸模高度作成高低不同的结构,如图 4.10 所示。由于凸模冲裁板料的时刻不同,将同时剪断所有的切口分批剪断,以降低冲裁力的最大值。但这种结构不便于刃磨,所以仅在小批量生产中使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