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总结美白化妆品原料及配方设计b.docx

发布:2024-06-02约1.35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ndrewZeng 写于2012-7-7深圳民治

简述美白(祛斑)化妆品原料及配方设计

一、 美白机理

人体皮肤的颜色主要决定于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和分布状况。控制人体中含有的酪氨酸酶来控制黑色素的形成是最关键的一步。其它一些酶和辅酶对黑色素细胞形成色素的量和类型也有控制作用。

黑色素由存在于表皮基底层的黑素细胞产生,其代谢受体内神经-内分泌因素的调节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如皮肤受到外部紫外线照射时,会激活皮肤中的酪氨酸酶,加速黑色素的生成,出现晒黑及色斑情况。美白化妆品中的美白活性成分的作用在于阻止黑色素的生物合成,或通过激活人体表皮及真皮细胞抗自由基能力,促进表皮色素细胞的代谢更新,降低色素沉积程度和表皮过度角质化,使皮肤细胞富有弹性和光泽。外部因素如日照对黑色素生成的加速作用,环境污染使皮肤免疫力下降及减弱了皮肤的屏障保护作用等问题,均应在美白产品的配方设计中予以合理的考虑。

二、美白剂种类(有物理、化学及植物提取美白剂之别)如下按美白作用机制划分

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如氢醌,熊果苷,甲基龙

胆酸盐,壬二酸,传明酸,葡萄,糖胺,衣霉素等。

黑素细胞毒性剂:如四异棕榈酸酯类,油溶性甘草提取物等。

遮光剂:如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肉桂酸酯类等。

影响黑色素代谢剂:如维生素A酸,亚油酸等。

化学剥脱剂:如果酸,亚油酸,感光素等。

自由基消除剂:如超氧化歧化酶,生育酚等。

还原剂:维他命C及其衍生物,如抗坏血酸乙基醚。

三、细说几种常用的美白剂

(1)氢醌:效果显著,但有副作用,具细胞毒性以及致突变性,有些不正规的产品会去冒险加入,但严格规定不准加入化妆品中。

(2)a(b/D)-熊果苷:又名熊果素,呈白色针状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因其最早来源于天然绿色植物,是一

个集“绿色”、“安全”和“高效”概念于一体的皮肤美白活性物质。它能够迅速渗入肌肤,在不影响皮肤细胞增殖浓度的同时,有效地抑制皮肤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形成,通过自身和酪氨酸酶的结合,加速黑色素的分解和排泄,从

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祛除色斑和雀斑。它对黑色素细胞却不产生毒害性、刺激性、致敏性等副作用,同时还有润肤、愈创、杀菌和协同抗炎等作用。是目前国外流行的最安全有效的美白原剂之一,也是二十一世纪最具竞争力的皮肤美白祛斑活性剂。可用于大多化妆品中,建议添加量1%-6%。(注:熊果苷在酸性环境下易分解,因此体系pH应控制在5-7之间;化妆品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抗氧化剂以阻止变色;加入合理的pH缓冲溶液,以稳定体系;可加入适量的氮酮,能够促进熊果苷的渗透及吸收)。

曲酸及其酯类:具致细胞突变性的可能,日本已禁用,但它的漂白效果实在明显,故很多厂家趋之若鹜,还是愿意铤而走险添加,这也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快速美白追求的做法。

维他命C:有效的美白剂,但在水溶液中易氧化,及在产品里稳定性不佳,即耐热性及耐光性等稳定性方面不佳,容易变色(黄色),失效等,故慎用之而更常用其衍生物。

抗坏血酸乙基醚:也称维生素C乙基醚,是Vc迄今为止最好的衍生物。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毒,无刺激,易溶于水。低分子量(204)而有效的皮肤传导,容易穿透角质层进入真皮层,而更有效的达到抗氧化,抗自由基,

美白、祛斑,抗老化等功效。适用于各类化妆品中,建议添

加量为0.5%-2%。本人较中意这款美白剂,特做如下些详解:

*抗坏血酸乙基醚是优质的美白剂,也是最安全、有效的抗坏血酸类化学美白剂,是现在美白产品最常用且有效的美白原料。其不仅可以美白、氧化还原、促进胶原蛋白增生,还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热稳定性测试实验如下图

0月2%45°C

`u“ii

`

u

」C-9515 1 了“:一

Arbutin

:vI-C

飞个目后2%45°c

暹`L,l1

暹`

c..;951,5

a- AA2G

Aributi:n

Co『u1·m9515光安定性

L0月2%噤晒于阳光下

L

C·-9.515 v·1t-C I aarbut1nl

1个月后2%喂晒于阳光

I aarbutin;飞!;I

I aarbutin

C-9515 V:It-C

A_A2G

小结:由此两个小实验可知,抗坏血酸乙基醚的稳定性是最

好的,在高温及光照下都能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变色是最大的优势,这点配方师最易理解。

*(如下图显示美白原理及VC乙基醚的作用机理)

小结:表皮细胞中,自然存在着酪氨酸,这是麦拉宁

的前身,当我们的肌肤受到紫外线照射后,就会自动引发一连串的反应,将酪氨酸变成麦拉宁,即所谓的黑色素。其中一个很关键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