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读《林村的故事》有感.doc

发布:2020-11-02约3.7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读《林村的故事》有感 摘要:作者黄树民通过与厦门近郊的一个农村书记的交谈,了解了这个村庄的历史和变革过程。作者从整体出发、由小及大,透过一个农村在1949年后的变迁史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张具体、清晰的中国农村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图。 书名与作者 (一)书名 本书是使用英文写成的,书名为“The Spiral Road: The Change in a Chinese Village Through the Eyes of a Communist Party Leader”。书名直接翻译过来就是《盘旋之路:一位村党委支书眼中的中国农村变迁》。在国内被翻译为《林村的故事》,这是一本人类学的著作。《林村的故事》这个名字既确切又不太确切,说它不确切是因为作者想说的故事不仅仅局限于林村,作者更想讲述的是整个中国农村变革的故事。确切在于,《林村的故事》这本书里面大部分讲的都是林村村支书叶文德亲身经历的故事,整个历史过程的发展是由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的,作者在研究中的问题和答案也在一个接一个的故事中呈现给读者,这种研究手段为人类学的研究拓宽了思路,提出了新的方法。 (二)关于作者 作者黄树民是在大陆农村出生,移居台湾,在美国担任人类学教授,可以说作者的身份也赋予了这本书不一样的性质,这个特殊的身份使得这本书是一个从中国出身的西方学者对中国农村的观察和思考,可以说是东方和西方双重视角了解中国的三农问题。 本书内容主要由作者和厦门市郊林村党支部书记叶文德的对话组成。所以也能够说这本书是有两个作者共同完成的,第一个作者是书中的主人公叶文德书记,他提供了故事的基本情节和内容,这个作者是“公开”的;第二个作者是“隐藏”在叶书记背后的黄树民教授,他在这些对话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一些事件来剖析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对农村生活的影响,在叶书记所讲的每一个故事背后,都穿插了作者对要考察的内容的精心安排以及人类学思想引发的思考。 变革中的故事 (一)作者与叶文德相识 林村是坐落在厦门市北端约10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庄,因为林村被官方指定为发展生产责任制的“模范村”,所以作者被安排到林村做驻村调查研究。整个研究像故事般发展,故事以林村的村支书叶文德为主干,透过他的生活来了解政府如何改变村民的生活和村中的风俗。 这本书像游记一样,我们随着作者进入了林村,认识了主人公叶文德,起初作者对他的印象是“最恶劣的乡间干部代表:机警过人、居心叵测、消息灵通、好管闲事”黄树民当时在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做研究,经主管部门安排到林村做田野调查,原来已经和房东说好每月60元的伙食费,电费自付不收房租。就在黄树民刚刚搬到林村的时候,叶文德出现了:“你知道在厦门经济特区房租是多少么?一平米四块钱人民币,当然我会算便宜一点给你。我想一平米二块五挺合理,这层房子大概有一百平方米,你要想让林同志出租这个房子,就得一个月付二百五十元。”[1] 《林村的故事》黄树民著 素兰,纳日碧力戈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 《林村的故事》黄树民著 素兰,纳日碧力戈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P2 (二)宗族和政治斗争的影响 叶书记首先讲述的是闽南农村一个固有的社会组织——宗族,林村之所以叫林村自然是因为是由姓林的人掌控村子,可是三十年间的两次大型瘟疫,导致了村内的人口锐减;妇女不育造成了林姓村庄单一姓氏的转变,叶书记的爷爷就是外姓人入赘林村,因为农村规矩得以保存外姓。村庄宗族间的械斗导致冤冤相报,叶书记的岳父成为了林村和另一村庄长期斗争中的牺牲品,这也是农村人口锐减的一大原因。可是对于农村来说最可怕的还是贫困,村里人辛苦工作一天也不能保证每个人每顿饭都有足够的地瓜可吃。当解放浪潮来到的时候,农民们欢欣鼓舞,打土豪分田地。在政府有力的领导下社会进步,迅速改变了农村的贫困面貌,农民们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四清运动和文革在农村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农民对于政治活动非常狂热。然而随着政治上的狂热和天灾的到来,农民们不得不面对大范围的饥荒,从上至下的路线斗争更是影响着从中央大员到普通农民的命运。叶书记是从“四清”运动中涌现出的积极分子,却在大革命中被边缘化,直到改革开放才由农村的治保主任提升为村支部书记。 (三)政策和叶书记的变革 政府的政策对于农村条件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算是在1960年代闹饥荒的时候,也有改善的地方:因为盖了水库,大部分的旱田都有水可以灌溉,改成了水田,所以生产提高了不少。1969年,为了因应农业学大寨的运动,又发动全村做的动的人进行一项规模较小的建设:便是将水田的水位齐一,并重造田埂,让每一垄田尽量扩大。”[2] [2] 《林村的故事》黄树民著 素兰,纳日碧力戈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P119 1978年3月,叶文德当选大队党支部书记不久就去公社推销自己的改革理念。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