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

发布:2016-05-18约4.0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一个世纪以来中小学美术教育目的的变迁与发展的研究,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与美术教育目的的关系,探讨了中小学美术教育目的变化的内在成因,及百年来美术教育目的发展的内在规律:它总是以工具性的理由进入学校,然后经历由单纯注重学科知识,进而注重以美术学科特有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其人格完善的过程。文章揭示了走向为人的美术教育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美术教育课程观、教学观、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的深刻变化和实现美术教育目的的必由之路。强调以美术学科独特的学科魅力,涵养学生性灵,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出弘扬美术课程的人文精神,完善学生人格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现状对策研究 引 言 在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初中阶段美术教育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学上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我们很有必要对农村与城市进行进一步的了解,针对农村孩子的特点,从农村的现有条件出发,摸索规律,走出困境,找到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尽到我们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二)教育主管部门给予美术教育更多的关注,多举办相关活动,扩大美术教育的影响力,引起学校、学生与家长的重视,为美术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美术教师创建一个施展抱负的平台,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大好局面。 (三)美术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就笔者所见,小学美术教育更是不容乐观,部分学校甚至没有教师,,没有器材,也没有开过美术课,美术教育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小学教育不仅没有培养出学生的美术技能与兴趣,甚至学生在幼儿时期培养的美术兴趣,在小阶段也基本丢掉了,这为初中美术教学造成了严重的障碍。所以要想搞好初中美术教育,必须抚抓好小学美术教育,否则,初中美术教育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积极开展乡土教材和自编教材。由于条件所限,对于部分难度较大和需要鸭子贵画具的课程,农村学校很难开展。但是农村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如剪纸、泥塑、面塑等手工艺术,农村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对此有很深的感情,能够引起共鸣,也有很好的天赋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正是民间工艺,教师上起课来也觉得得心应手,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可以针对学生特点,自编美术教材,例如卡通画新颖活泼,有很强的现代感,造型优美简洁,也不需要太多的绘画工具和绘画技能,深受学生的欢迎。又如硬笔书法课,学校、家长、学生、任课教师都非常支持,因为各方面都是受益者,即使最坚定的教育者,也支持学生把字红好,因为这样可以增加考试的卷面分数。所以上好美术课不仅需要良好的专业技能,在当前形势下,更需要美术教师有足够的智慧提升美术教育在学校的地位。 (二)加大对农村学校美术术教育的投入 1.改善农村艺术教育教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每年设立一定的艺术教育专项经费,逐步加大对农村艺术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艺术教育条件,保障农村艺术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2002]17号)中列出了三类可供选择的配备方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多方面筹措经费,使农村学校至少按第三类配备标准配制教学器材。同时,加强对各农村中小学教学场地、设施的建设。专一的音乐(美术)教室和设施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育行政部门应对目前农村学校的场地和设施设备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建设规划。农村学校也应积极地创造条件,为艺术教学配备专用的教室,并加强学校艺术教育资源的建设和管理。 2、积极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场地和设施设备课程资源,发挥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的作用。 在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初中阶段美术教育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学上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我们很有必要对农村与城市进行进一步的了解,针对农村孩子的特点,从农村的现有条件出发,摸索规律,走出困境,找到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尽到我们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为什么要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很多家长不明白,其他老师也觉得不重要。其实,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小画家为目的,它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说过“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最大效用。”让学生参加美术绘画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欣赏,创造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