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思考(修改版).pdf

发布:2024-07-27约4.9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的思考

湘西自治州地处湖南西北部,与贵州、重庆、湖北三省

市交界,处于茫茫的武陵山区。这里少数民族交错聚居,古

风民俗浓郁神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历史文化

与本土文化结缘,被学术界称为中国大地上少有的“文化沉

积带”、历史文化的“文化聚宝盆”。

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外来文化、市场经济的全面冲

击,湘西民族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与文化土壤遭到

破坏。学校教育应该充分挖掘本土民族文化资源,把优秀的

民族文化引进课堂,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共舞。对湘西民

族文化资源进行开发,这既促进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护,也使我们湘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还可以促进儿

童对湘西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一、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基本经验

(一)打造专题研究教师队伍。

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必然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校本

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教师,为此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

师队伍。在落实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们采取系列措施,

着力教师素质的提升:一是组织教师深入土寨苗乡,开展民

族民间文化考察,学习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提高民族文化

1

素养;二是邀请专家进行师资培训,近年来,我们先后请国

家、省、州专家进行讲学,举办了教师培训班,力求以教师

的成长带动课程资源开发的优化发展;三是邀请非遗传承

人、民间艺人讲课,让教师掌握和了解民族民间的一些传统

文化的历史现状,加强对本土民族文化的了解;四是组织召

开经验交流活动,邀请相关学校教师现场研讨,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五是组织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我校先后组织

教师前往广州、北京、长沙等地交流学习,通过学习充电,

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科研水平;六是开展民族文化研

究工作,组织教师撰写民族文化论文,编写民族文化校本教

材,不断提高教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二)开展丰富多彩民族文化传承活动。

为了推进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传承和弘扬湘西民族文

化,该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让民族文化入脑、

入口、入心,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1.进行民族文化考察活动。组织师生深入土寨苗乡,进

行民族文化资源考察,收集湘西民族建筑、服饰、神奇的自

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等资料。

2.组织学生参加作品展览。1997年,湖南美术出版社

《湘西孩子笔下的世界》速写集;2002年,学生的70多件

锉花作品在广东美术馆展览;2003年,学校的学生用泥巴、

稻草、树皮等原生态材料创作的几百件作品,在中华世纪坛

2

展出;2005年10月,湘西课题组的学生主题创作“记忆的

家园”1000多件学生作品作为专题性美术教育成果,应邀

在广东美术馆展出;2006年12月,学生美术作品又作为北京

国际美术双年展组成部分在中华世纪坛展出。

3.开展千人摆手课间活动。我们组织体育教师,根据土

家族摆手舞创编摆手操,将摆手操引进体育大课间。体育大

课间时候,3500多名孩子井然有序地做起了各套动作,呈

现出“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壮丽景观,成

了附小又一道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景线。

4.组织民族文化知识比赛。为了让学生了解湘西名人,

组织全校学生,开展湘西名人故事故事比赛;为展示湘西风

采,组织学生开展“魅力湘西”为主题的手抄报大赛,推介

湘西风景名胜、人文历史、民族风情、特色饮食等。

5.进行民族文化知识赛课。组织教师开展湘西民族文化

知识公开课大比武,口语交际课《说说湘西童谣》、作文课

《湘西,我美丽的家乡》、精读课《凤凰——最美的小城》

等,让学校师生共享“民族文化大餐”。

6.民族文化走进国旗下讲话。学校把民资文化知识的普

及宣传融入到国旗下讲话中,组织学生在国旗下讲话中,介

绍湘西的风景、名人、饮食、舞蹈等知识。

(三)把民族文化资源引进课堂。

我校扎实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把优秀的民族文化

3

资源引进课堂,渗透于各学科中。

1.引进美术课堂。美术课中,运用拉、扯、撕、剪、挖、

捏、刻等方法,把民族建设、壁画、民族服饰等图案,运用

到美术创作,渗透湘西民族文化元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