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复习试题.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10分) 二、是非题(10分) 三、图表题:(18分) 欧拉图、逻辑真值表、真值表解题 四、 简答题:(12分) 五、证明题:(20分) 六、应用题(30分) 论证方式 论证方式是隐含在论题和论据之中的,分析论证方式就是分析论证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推理形式。 把相关的论证所采用的推理形式找出来,就是这个论证典型的逻辑表达式。 如论证“我们都希望有正常的安定的社会秩序,而只有建立了健全的法制,才有可能有正常的安定的社会秩序,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的法制”采用的论证方式是: 只有建立了健全的法制,才有可能有正常的安定的社会秩序 我们都希望有正常的安定的社会秩序 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的法制 论证与推理的关系 联系: 1.凡论证都要使用推理,推理是论证的工具 2.论证中的论题相当于推理时的结论,论据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式相当于推理形式 论题——结论 论据——前提 论证方式——推理形式 论证与推理的关系 区别: 1.认识过程不同 论证是先有论题后寻找论据论证;推理是先有前提后推出结论 2.要求重点不同 论证的重点在论据和论题的真实性方面;推理强调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 3.结构繁简不同 论证往往由一系列推理构成,结构较推理复杂 充足理由原则 充足理由原则:任一真实性的思想,应当具有充足理由。 若A表示任一思想, B表示该思想的根据,充足理由原则表示为: A真,因为 B真,并且B足以推出A 充足理由原则要求论证应当运用必然性推理,或然性推理(不完全归纳)只能作为论证的辅助方式 论证的种类 演绎论证与归纳论证 一般到特殊——演绎论证 个别到一般——归纳论证 不完全归纳进行论证,不能完全有效确立论题为真(能对确立论题为真给予一定支持) 直接论证与间接论证 间接论证 :通过论证与论题相关的其它命题为假,再根据排中律确定原命题为真的方法。 间接论证 分为: 1.反证法 2. 选言证法 反证法 先证与论题矛盾的的论断为假,据排中律确定原论题为真 求证: p 设: ﹁ p 证:如果﹁ p ,则q ﹁q 所以, ﹁( ﹁ p ) 所以: p 选言证法 先证与除论题所指情况以外其余可能情况都为假,从而推出论题为真。 求证: p 设: p ∨ q ∨ r( q、 r等于非p的所有可能情况) 证: p ∨ q ∨ r ﹁q ∧ ﹁r 所以: p 论证的规则 一、论题的规则 1.论题必须明确 论旨不清、论题模糊 2.论题必须始终保持同一 偷换论题、转移论题,常表现为:“论证过多”或“论证过少” 论证的规则 二、论据的规则 1.论据必须是已知为真的判断 虚假理由、预期理由 例:案发前,被告人给其姐发一信 “有时间最好来京一趟”;又借其母名义给其哥发电报 “见电速回京”;被告人又买了一件新上衣。可见,被告人在案发前就准备和亲人告别,也即做好了杀人走绝路的打算。 2.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赖论题来证明 循环论证 论证的规则 三、论证方式的规则 论题和论据只见必须具有逻辑联系 常见的“ 推不出”的错误有: 1.以人为据(诉诸人身、诉诸感情) 2.论题与论据不相干 3.论据不足(含以必要为充分、以充分为必要) 4.违反推理规则 三段论第三格的规则 小前提必肯定 结论必特称 证明:若小前提为否定——结论必否定——大项必周延——大前提必否定——犯了“两否定前提的错误”; 小前提肯定——小项不周延——小项是结论的主项——结论必特称 例证格、反驳格 例证格、反驳格的作用 该格的结论一定是特称。该格是通过对某些具体事例的考察,得出特称的结论,从而推翻另一与之矛盾的全称命题。 例:汞是液体 雷锋不自私 汞是金属 雷锋是人 所以,有的金属是液体 / 有的人不自私 ( 推翻与之矛盾的全称命题:金属都是固体/ 人都是自私的 ) 三段论第四格的规则 若大前提肯定,则小前提必全称 若小前提肯定,则结论必特称 前提中有一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