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保健消毒方法 .pdf
幼儿园卫生保健消毒方法
一、日常清洁消毒
日常清洁消毒是保持幼儿园环境卫生的基础,包括对教室、寝室、
活动室、食堂等场所的地面、桌椅、门窗的清洁和消毒。每日定时清
理室内卫生,使用含氯消毒液或紫外线灯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保持
环境整洁、卫生。
二、玩具消毒
玩具是幼儿接触最多的物品之一,需定期进行消毒。根据玩具材
质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塑料玩具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清
洗;毛绒玩具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木质玩具可用酒精擦拭消毒。
定期对玩具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细菌传播。
三、餐具消毒
幼儿餐具每日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干净,用煮沸或蒸汽方式进行消
毒。耐热餐具可放入锅中加水煮沸10分钟以上,或使用蒸汽消毒柜
进行消毒。餐具消毒完毕后,需用干净抹布擦干,存放于通风干燥处。
四、衣物消毒
幼儿衣物应每日换洗,清洗时用肥皂水浸泡搓洗,漂洗干净后用
开水烫一下。衣物晾晒时应选择阳光充足、干燥通风的地方,晾晒时
间不少于6小时。对于不能清洗的毛绒玩具或布质玩具,可选择阳光
充足的时候晾晒,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进行消毒。
五、手部消毒
幼儿手部是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应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可使
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流动水冲洗干净。在幼儿园内设置洗手台,
提供洗手液和擦手纸巾,方便幼儿随时洗手。加强手部卫生宣传教育,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六、空气消毒
空气消毒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
化学消毒剂熏蒸或喷洒等方式进行消毒。对于活动室、寝室等场所,
可定期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对于空气湿度较高或密闭空间,可
使用臭氧发生器等设备进行消毒。同时,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增加
空气流通量。
七、饮水消毒
饮水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应保证饮用水的清洁卫生。
幼儿园应提供清洁卫生的饮用水,并定期对饮水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
水杯、水桶等饮水用具应每日清洗干净,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饮
水机需定期拆洗清洁,保持内部清洁卫生。
八、个人卫生
个人卫生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应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为幼儿剪指甲、理
发,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加强幼儿体质锻炼,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传播。
总结:幼儿园卫生保健消毒方法包括日常清洁消毒、玩具消毒、
餐具消毒、衣物消毒、手部消毒、空气消毒、饮水消毒和个人卫生等
方面。通过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传播,保障
幼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加强幼儿个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
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共同维护幼儿园的卫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