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甘肃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

发布:2025-01-22约2.9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甘肃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甘肃省旅游业发展概况

(1)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甘肃省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22年,甘肃省共接待游客超过1.2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100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2%和15%。其中,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嘉峪关关城、敦煌莫高窟等知名景区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以敦煌莫高窟为例,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50万人次,成为展示甘肃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2)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得益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全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世界自然遗产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8处,国家地质公园4处。此外,还有众多历史名城、古建筑群和民俗文化村。例如,平遥古城、庆阳民俗村等地的传统村落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达到80%,其中,文化旅游产品收入占比达到50%以上。

(3)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甘肃省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建成A级旅游景区100余个,其中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20个。同时,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条件。以兰新高铁为例,自2014年开通以来,极大地缩短了兰州至敦煌、张掖等旅游目的地的旅行时间,带动了沿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此外,全省还加大了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体验。

二、甘肃省旅游资源分析

(1)甘肃省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涵盖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多个方面。其中,自然景观以丹霞地貌、沙漠景观、高原风光等为主,如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地貌景观闻名于世;历史文化资源则以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为代表,这些遗产地见证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民族风情方面,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多民族文化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体验机会。

(2)甘肃省的旅游资源分布广泛,涵盖了全省14个地级市。其中,敦煌、张掖、嘉峪关等城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成为旅游热点。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则以其壮观的丹霞地貌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嘉峪关关城则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3)甘肃省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旅游市场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例如,陇南的生态旅游、定西的红色旅游、白银的工业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逐渐兴起,为甘肃省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甘肃省也在积极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丰富了旅游市场供给。

三、甘肃省旅游业发展优势与挑战

(1)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甘肃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甘肃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世界自然遗产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森林公园8处,国家地质公园4处,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为旅游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例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艺术、张掖丹霞的国家地质公园景观等,都吸引了大量游客。此外,随着近年来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如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的建设,甘肃省旅游业的可进入性显著提高。

(2)其次,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甘肃省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甘肃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业的发展。例如,近年来甘肃省累计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超过百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此外,甘肃省还通过举办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活动,提升了甘肃旅游的国际知名度。

(3)然而,甘肃省旅游业发展也面临一定的挑战。一方面,由于地处偏远,甘肃省旅游市场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但同时也面临着距离客源市场远、交通不便等问题。据统计,甘肃省内旅游市场主要以省外游客为主,占比超过70%,其中,西北地区游客占比较高。另一方面,甘肃省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例如,莫高窟的文物保护、沙漠化治理等问题都需要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如何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也是甘肃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四、甘肃省旅游业发展政策与措施

(1)甘肃省在旅游业发展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以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鼓励企业投资旅游业。例如,对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可享受不超过5年的税收减免政策。此外,甘肃省设立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资源保护。

(2)甘肃省还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