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康复 (5).ppt
脊髓损伤后直接的膀胱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尿潴留,后期表现为尿失禁。由于损伤后早期为尿潴留,所以SCI后1-2周多采用留置导尿的方法。之后采用间歇清洁导尿术。第2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留置导尿时要注意夹放尿管的时机,一般认为膀胱储尿在300-400ml时有利于膀胱自主收缩功能的恢复,因而要记录出入水量,以判断放尿的时机。每天进水量必须达到2500-3000ml,以免膀胱尿液中细菌的繁殖。第24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SCI约2周后,拔掉尿管,开始进行膀胱排尿功能的训练,使患者尽可能自行排尿。常用方法:耻骨上区轻叩法用手指轻叩耻骨上区,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而不伴有尿道括约肌的同时收缩,产生排尿。屏气法用增加腹压的方法增加膀胱压力,使膀胱颈开放而引起排尿。第25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如果通过膀胱功能训练仍不能自主排尿,可以使用清洁导尿术。一般1次/4-6h,每日不超过6次。每次导尿前,可配合多种辅助方法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诱导出现反射性排尿。出现反射性排尿后,可根据排出尿量多少调整导尿次数。在无菌或清洁的条件下,定时将尿管插入膀胱内,使膀胱有规律的排空尿液。第26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目前常采用膀胱容量测定仪测量膀胱容量,指导间歇导尿。一般情况下,残余尿量少于100ml或只有膀胱容量的10﹪-20﹪即认为膀胱功能达到平衡,可停止导尿。对膀胱逼尿肌无力,残余尿保持在100ml或更多的患者,需要长期使用间歇性导尿术。Back第27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脊髓休克指脊髓受到外力作用后短时间内脊髓功能完全消失。持续的时间一般为数小时到数周,包括躯体感觉、内脏感觉、运动功能、肌张力和损伤平面以下的神经反射完全消失。但脊髓休克并不意味着完全损伤,在此期间无法对损害程度做出正确评估。在渡过脊髓休克期后,中枢神经系统实质性损害才会表现出来。此时是评估脊髓损伤程度的恰当时机。脊髓休克应被视为一种病理生理过程,而不是提示预后的征象。Back第28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恢复期的康复患者骨折部位稳定、神经损害或压迫症状稳定后,即可进入恢复期治疗。项目:1.肌力训练2.垫上训练3.坐位训练4.转移训练5.步行训练6.轮椅训练7.矫形器的使用8.ADL的训练Back第29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Back第30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1.肌力训练完全性SCI肌力训练的重点是肩和肩胛带的肌肉,包括上肢支撑力训练和手的握力训练,不完全性SCI还要训练残留肌肉。采用低靠背轮椅的患者还要训练腰背肌肌力。目标是肌力达到3级以上。3级肌力——主动运动2级肌力——助力运动、主动运动1级肌力——功能性电刺激Back第3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Back第3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合并症的处理呼吸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异位骨化(见后)第3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脊髓损伤的康复(5)第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脊髓损伤的康复脊髓损伤(SCI)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神经功能的障碍。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自主神经功能第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根据损伤部位,脊髓损伤造成四肢瘫痪时称四肢瘫,胸段以下脊髓损伤造成躯干及下肢瘫痪而未累及上肢时称截瘫。按损伤原因分外伤性和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发育障碍(先天性脊柱侧弯)感染(脊柱结核、脊柱化脓性感染)肿瘤(脊柱、脊髓的原发肿瘤)第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三、康复治疗一、概述二、康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