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doc

发布:2018-02-12约1.97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 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一):1992年卫生部《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   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   卫生部国家教委全国爱卫会文件卫监发(1992)第49号   关于印发有关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教委、教育厅(局)、高教局,爱卫会:   现将有关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请把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建议及时反馈给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件:   一、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   二、全国学生贫血综合防治方案(试行)   三、全国学生龋齿与牙周疾病综合防治方案(试行)   四、全国学生营养不良综合防治方案(试行)   五、全国学生沙眼综合防治方案(试行)   六、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   卫生部国家教委   全国爱卫会 一九九二年九月一日   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   一、健康教育的目标   二、健康教育的要求   三、基本要求的适用范围及对象   四、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目标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在中小学校中,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青少年作为主要受教育者,开展适宜、适时的健康教育,其总目标为:   1·增进儿童青少年的卫生知识,明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儿童青少年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意识。   2·使儿童青少年逐步建立、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二、要求   1·使儿童青少年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认识个人卫生习惯、营养、体育锻炼、防病保健、环境卫生、心理卫生、安全措施等诸因素与个体健康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作用。逐步 自觉地形成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卫生观念。   2.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正确了解自身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特别是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改善环境,促进身心健康发育。   三、适用范围   本基本要求以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对健康教育(包括青   春期教育)的要求为依据,在全日制6年制小学l-_6年级5年制小学1—5年级和普通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开设健康教育课。在目前已经具备师资等条件的省、地市各级中小学校开设每周至少一学时的健康教育课,而尚无条件者,鼓励可由不定期的健康教育讲座逐步过渡到定期的健康教育课。   四、内容   健康教育的内容按小学和中学不同年龄阶段划分为小学生健康教育大纲和中学生健康教育大纲。   从总体内容上看,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均分别分为八大部分:   小学阶段:   第一部分: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   第二部分: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   第三部分:合理营养与健康【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   第四部分:环境卫生与健康   第五部分:体育运动与健康   第六部分:常见疾病的预防(含常见地方病)   第七部分:安全与意外事故伤害的预防   第八部分:心理卫生   中学阶段:   第一部分:人体的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部分:青春期生理卫生   第三部分: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   第四部分:合理营养与健康 第五部分:学校生活卫生(含教学卫生与环境卫生) 第六部分:常见疾病的预防 第七部分:心理卫生   第八部分:体育锻炼与健康   在编排中小学各年级的健康教育内容时,要以各阶段健康教育大纲的规定要求为依据,贯彻反映各阶段健康教育的总体内容,同时,还要参照教育学的原则,体现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学生参与等项基本原则。   小学生健康教育大纲   第一部分人体的解剖生理知识   1.从人体的外部形态了解人体头、颈、胸、腹、四肢等部位的作用,了解眼、耳、口、鼻的基本功能。   2.初步了解人体内部心、肺、胃肠、大脑等主要器官的所在位置和基本生理功能,懂得如何爱护人体这些器官的基础知识。   3.学会身高、体重、脉博的正确测量方法,懂得其测量的意义。   4.在小学高级年(5、6年级)时,适当加入有关青春期生理变化特点和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女孩月经来潮、乳房发育、男孩变声等)。   第二部分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   1.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常剪指甲、早晚洗脸、睡前洗脚,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水杯;不吸烟,不吸烟的标志,吸烟危害健康;生活作息要有规律,睡眠充足,坚持午睡,劳逸结合。   2.口腔卫生:早晚刷牙,刷牙的正确方法,怎样选择牙刷、牙膏。   3.用眼卫生:保护眼睛、预防近视,如何做眼保健操,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注意看电   视的卫生。   4.正确的坐、立、行姿势,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