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1 红蓝宝石的品种与特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红宝石(Ruby)蓝宝石(Sapphire) 基本特征 矿物名称:刚玉 成分:Al2O3 晶系:三方 晶形:六方柱,六方双锥,常为桶状晶形 裂理:{0001}底面裂理、{1011}棱面裂理 折射率:1.762~1.770 光性:一轴晶负光性(-) 密度:3.99-4.00 硬度:9 宝石学特征 名称: 红宝石:含Cr的红色刚玉 蓝宝石:除红色以外的其它颜色刚玉 吸收光谱: 红宝石:693、650、黄绿区宽吸收带 475、476、468弱吸收线 蓝宝石:450、460、470吸收线 包裹体类型: 聚片双晶纹 晶体包体:金红石、刚玉、硬水铝石等 指纹状包裹体 次生包裹体 红宝石著名品种 1、缅甸抹谷红宝石(Mogok)红宝石 透明,内部干净,有大红色、紫红色、粉红色等,其中以鸽血红质量上乘。 多做刻面宝石,也可有星光宝石。 2、缅甸蒙素(MongHsu) 半透明~不透明,暗红、玫瑰红色,质量差,一般需经热处理改色后才能用作宝石。琢形主要为弧形,常见一些星光红宝石。 3、泰国红宝石(热处理红宝石) 以半透明中低档为主、玫瑰红色,多为热处理红宝石 4、越南红宝石 半透明,玫瑰红、粉红色、以弧面为主 5、马达加斯加红宝石 类似尖晶石的红色,红中泛黄 6、斯里兰卡红宝石 缅甸红宝石 缅甸红宝石 缅甸红宝石 缅甸红宝石 缅甸红宝石 缅甸红宝石 缅甸红宝石 缅甸红宝石 缅甸红宝石 缅甸红宝石 缅甸红宝石 泰国红宝石 泰国红宝石 泰国红宝石 斯里兰卡红宝石 斯里兰卡红宝石 合成红宝石 合成宝石的历史已有近两百年。第一个合成的产品是红宝石。 ·1819年,E.D.克拉克博士用新发明的吹管将两颗红宝石放在木炭上,使其熔化成一个小球,竟意外地得到了一种新产物--红宝石玻璃。 ·1837年,法国化学家马克.高丁正式从化学的角度对宝石进行研究。他用含有重铬酸钾的明矾和硫酸钾的饱和溶液进行反应,将残留物熔融得到了氧化铝的结晶体,开始了正式以化学方法合成宝石的历史。 ·1877年,弗雷米等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了首批可以琢磨加工的合成红宝石,生产出重约1/3克拉的菱面体红宝石晶体。1882年,欧洲市场上出现大量融合红宝石或称日内瓦红宝石。 ·1900年前后,维尔纳叶利用自己发明的熔融晶体生长法合成出许多美丽完善的合成红宝石。这一方法的发明使大批量商业性生产合成宝石成为现实。 ·1918年,丘克拉斯基发展了熔融晶体生长法中的提拉单晶技术(提拉法),市场上出现了更多粒大质美的合成宝石。 ·1940年,查塔姆公司用助熔剂法合成祖母绿获得成功。1941年,该公司已合成出重达15克拉,质量较差的祖母绿晶体。1950年前后,意大利人Spezia发明了水热法合成石英的技术,市场上开始出现合成水晶的商业性生产。 ·195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宣布用水热法合成红宝石获得成功。1992年,前苏联科学家杜科拉改进了水热法合成红宝石的技术,是与天然红宝石极为相似的水热法红宝石获得商业性生产。 焰熔法合成红宝石 助熔剂法、水热法合成宝石 水热法合成红宝石 热处理红宝石 染色红宝石 镀膜红宝石 充填红宝石 扩散处理红宝石 红宝石拼合石 淬火染色仿红宝石,是将刻面水晶加热、投于冷的染料溶液中,水晶热胀冷缩、产生裂隙,染料充填于其中而呈红色。 蓝宝石著名品种 1、斯里兰卡蓝宝石 矢车菊蓝 可具有六射星光 2、抹谷蓝宝石 水墨蓝,蓝黑、浅蓝 干净透明、杂质少 具硬金红石、水铝石包裹体 双晶明显 3、山东蓝宝石 产于山东潍坊地区昌乐县、五图县 特征: 颜色深,深蓝~蓝黑色,黄色、黄绿色 平直色带明显,并可构成六方环 可具六射星光效应 类似蓝宝石:澳大利亚蓝宝石 4、马达加斯加蓝宝石 浅蓝色、粉红色、桔黄色 焰熔法合成刚玉 天然蓝宝石中的指纹状包体,曾被认为是天然宝石的可靠依据,现在助熔剂法合成宝石中也有此类包体,所不同的是,包体由助熔剂组成,而天然宝石由液体或气液两相组成。 扩散处理蓝宝石 扩散处理的宝石,多先加工成刻面宝石再进行处理,所以表面存在烧结物、需再次抛光,再次抛光导致的多个小面、多面腰棱是扩散处理宝石、热处理宝石的鉴定特征。 辐照处理黄色蓝宝石 辐照致色的宝石,颜色仅限于表面,颜色分带与宝石刻面平行,将钻石放在无色透明液体中易观察,对于圆钻,从顶刻面向下看其图形象一把张开的伞环绕亭部,阶梯形钻,在底面附近可见与底面平行的狭窄颜色分带。 注油蓝宝石 树枝状铂片晶在Chatham 助熔剂法合成粉色蓝宝石中 三角形、六边形铂片在Chatham 助熔剂法合成粉色蓝宝石中 Tairus 水热法合成蓝宝石,通过Ni3+、Ni2+、Cr3+ 含量的变化达到广泛的颜色范围。 Tairus 水热法合成蓝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