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专业参考书目、重难点分析、题型、习题解析.pdf

发布:2017-05-20约5.1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始于2005,中国考研专业课权威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专业参考书目、重难点分 析、题型、习题解析 书单太长了,这里说一下特别重要的几本书: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解析中国传播学》(陈力丹的,每年一本,16 考就看15 和14 的) 《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 《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 《传播学纲要》陈力丹 《新闻编辑学》蔡雯 《新闻写作精要》高刚 《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 《广告学教程》倪宁 【重要贴士】 1、全程做好计划:楼主的考研复习计划已经记满了一个小本,分为月计划、周 计划、日计划等,每天做完就在计划本上划掉,看着一整天的计划全部完成会有 说不出来的满足。说下计划的重要性,首先它会保证你的复习进度,不会落下什 么。另外,最重要的是它会调整你的心态,尤其是考前一个月大家心态较浮躁, 会出现没信心或学不进去的时候,楼主就是开始没信心能考上,复读一年的心都 有了,后来每每看到计划本就有了一分踏实,心想这么多努力都做了,结果总不 会太次,这份踏实一直延续到考场。 2、学会放弃:当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刻,就请你放弃出去逛街、看电影、唱K 等 想法,女孩子也就不要化妆啦,反正每天泡在图书馆里身边都是同样灰头土脸的 考研狗们。还有,该翘的课也赶紧翘吧,跟老师打好招呼,奖学金什么的也别想 了,什么志愿者啊实习的机会啊就眼睁睁地放过吧,等你考上了这些全都是浮云! 一心考研,别无他想。 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一、大众的概念 大众社会理论中的“大众”主要特点P168 二、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早期的贵族主义的观点(奥特伽观点)P169 ; 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曼海姆观点)P179 ;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密尔 斯的观点)P170 ;如何评价大众社会理论(大众社会成立的六个基本条件)P 171 三、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大众社会论的“被动”受众观(清水几太郎;“拷贝支配”社会及其形成原因, “拷贝的支配”转化为“心理的暴力”的两条原理P172-173;近年受众观的转 变(强调其能动性)P173 1 ——始于2005,中国考研专业课权威机构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克劳斯的受众规模三个不同层次观点P174 一、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诸多因素制约P174 ;“选择性接触假说”P176 二、作为“市场”的受众 从市场角度出发的“受众”定义 P177 ;受众市场(或消费者)观点的三个基本 认识P177 ;“受众即市场”观点的变化过程P177 ;“受众即市场”观点存在的四 个问题P177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受众的三个基本权利(传播权、知晓权、传媒接近权)P178-179 第三节:“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的基本观点P180 倒11-13 行 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一) 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赫尔卓的人们喜爱知识竞赛的 三种心理需求P181 ;收听肥皂剧的动机P181 (二) 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贝雷尔森的读书动机论(实用、 休憩、夸示、逃避)P181 ;对报纸六种使用形态P181-182 (三) 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过程P182 ; 麦奎尔的满足四种基本类型P182 二、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 施拉姆的少年儿童电视接触行为研究的结论 P183 ;卡兹的“使用与满足”过程 的基本模式P183 三、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使用与满足”研究采用的新视角的三个意义P184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局限 性P185 这一章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几个受众观,受众的基本权利,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研究的第一节应该不算是太重点的东西,特别是第二部分 “大众社会理论的 形成和变化”个人认为还是比较难理解的,系统看看吧。参考课后习题。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其实和书中前后的内容是相联系的,比如“作为社会群 体成员的受众”就与195 面的传播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