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设计)——φ5.5×4塑封放电管自动上料机构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设计机构上料的用途 1
1.2 两种典型的送料机构 1
1.2.1气动送料机 1
1.2.2 利用机械手自动送料 3
1.3 课题研究概况 7
1.3.1 主要任务 7
1.3.2 课题要注意的难点 7
第二章 机构各部分结构的设计 8
2.1 料斗的设计 8
2.1.1 送料率的确定 8
2.1.2 料槽振动升角β的确定 8
2.1. 3料k槽螺旋升角α的确定 9
2.1.4 弹簧倾角的确定 9
2.1.5 料斗基本尺寸的决定 10
2.2电磁振动器 11
2.3振动料斗的调试 14
2.3.1工件的前进速度 14
2.3.2料斗送料率与机器生产率不相适应,造成重复上料 14
2.3.3工作时的噪音 15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第一章 绪论
1.1设计机构上料的用途
本次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台气体放电管的自动供料机构,自动供料的任务就是把工件从杂论的状态下自动的分离出来,并有序的进入送料机构
放电管的工作原理是气体放电。当外加电压增大到超过气体的绝缘强度时,两极间的间隙将放电击穿,由原来的绝缘状态转化为导电状态,导通后放电管两极之间的电压维持在放电弧道所决定的残压水平。五极放电管的主要部件和两极、三极放电管基本相同,有较好的放电对称性,可适用于多线路的保护。
。。
。。
1.2 两种典型的送料机构
1.2.1气动送料机
1)冲床自动送料机技术状态本文介绍冲床自动送料机是一种用于冷挤压套圈类零件送料机器,是冲床进行技术改造理想附机。该送料机克服了国内外有关冲床送料机不足。如日本RF20SD—0R11机械手送料装置与冲床做成一体,从横向(侧面)送料,结构复杂,装配、制造、维修困难,价格昂贵,又不适合于我国冲床纵向送料要求。RF20SD—0R11结构由冲床上曲轴输出轴,花键轴伸缩,球头节部件联接机械手齿轮,由伞齿轮、圆柱齿轮、齿条、凸轮、拨叉、丝杆等一系列传动件使机械手夹爪作伸缩、升降、夹紧、松开等与冲床节拍相同动作来完成送料,另设一套独立驱动可移式输送机,隔料机构将工件输送至预定位置,这样一套机构配置仅局限于日本设备,不能应用于国产冲床。国内有送料机构由冲床工作台连杆弹簧驱动滑块滑道上水平滑动,将斜道上下来料,隔料机构推到模具中心,并联动打板将冲好料拨掉,往复运动一整套机构比较简单,无输送机构,联动可靠,制造容易。但机械手不能将料提升、夹紧,料道倾斜放置靠料自重滑下,如规格重量变动,则料道上工件下滑速度不一致,易产生叠料,推料机构没有将料夹紧,定位不正,废品率较高,使用安全。 结合国产冲床工作特点,采用机械手与输送机构配合为主要装置,再配合采用自动卸料安全保护,设计了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自动送料机。
0~180。的旋转,将物料传送至下一个工位。真空吸盘通过真空压力开关检测物料是否吸住,旋转气缸通过两个微动开关实现位置检测?。
3)气动系统的设计 自动送料机的气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如图1.1所示。
在气动系统原理图中,安装在分离气缸和定位夹紧气缸上方的元件x0、x1、x2、x3均为磁电式接近开关;安装旋转气缸两侧的元件X4、x5为微动行程开关;安装在真空系统回路中检测系统真空度(负压)的元件X6为真空开关。这些传感元件分别用于检测气缸的行程位置及吸盘工作情况。
图1.1 气动控制系统原理图
自动送料机的启动条件:料仓中有物料存在(通过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检测)。气动系统的初始位置是:分离气缸位于伸出位置X1,定位夹紧气缸位于回缩位置X2,旋转气缸位于左侧料仓位置X4,真空发生器关闭(真空开关X6无信号) 。首先,打开气路开关0.1阀,压缩空气网络中的气压源经过滤调压组件0.2向系统供气,调节调压阀,将系统压力调整在0.4MPa左右,再锁定调压阀。其次,将系统上电,紧急停止阀0.3的电磁线圈Y0得电并自锁,阀导通,压缩空气分别向各控制回路供气。其工作过程为:
(1)控N3.1阀的电磁线圈Y3得电,旋转气缸从料仓位置右摆180度,Y3断电;
(2)控制1.1阀电磁线圈Y1得电,分离气缸回缩将物料从料仓中推出;
(3)控制2.1阀电磁线圈Y2得电并自锁,定位夹紧气缸伸出将工件定位夹紧;
(4)控制3.2阀电磁线圈Y4得电,旋转气缸左摆180。回至料仓位置,Y4断电;
(5)控制4.1阀电磁线圈Y5得电,真空发生器产生吸力,并吸住物料(x6真空开关产生信号),Y5断电;
(6)控制2.1阀电磁线圈Y2断电,定位夹紧气缸在弹簧作用下自行复位, 同时Y1失电分离气缸伸出复位;
(7)重复步骤(1);
(8)控制4.1阀Y6得电,真空发生器关闭,物料由于自重下落至下一个工位,Y6断电;
(9)重复步骤(4)(回复到初始位置)。整个气动控制系统回复到初始位置,准备下一次的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