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教案(模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2
教 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系、部)
机电工程学院
课 程 名 称
材料力学
授 课 班 级
16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班
主 讲 教 师
XXX
职 称
XXX
使 用 教 材
《材料力学》北航出版社2014版
机电工程学院
课 程 概 况
课程
名称
材料力学
课程编号
总计:
48 学时
讲课:
44 学时
实验:
4 学时
上机:
学时
学 分
类别
必修课(√ ) 选修课() 理论课( ) 实验课( )
任课
教师
XXX
职称
XXX
授课
对象
专业班级:16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汽服本科 共 个班
基本
教材
和主
要参
考资
料
1、基本教材:基本教材:北航出版社2014版《材料力学》
2、主要参考资料:主要参考资料:刘鸿文编《材料力学》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能力。同时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1)内力,应力的概念,求内力的基本方法截面法。
(2)内力方程及内力图的绘制。
(3)材料力学的一般分析方法,即综合考虑构件静力平衡关系,变形几何关系和物理这三个方面的方法。
(4)明确胡克定律的内容及适用范围。
(5)正确建立强度条件进行强度计算。
(6)掌握压杆稳定的概念,欧拉公式的建立及其适用范围,并对压杆进行稳定校核。
难点:
(1)对超静定问题的分析及解法;
(2)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
(3)强度理论的概念,如何正确选择和运用强度理论。
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1 周 周 第 节
课次
1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绪论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任务,理解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分析构件的基本变形。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
难点:应力、位移和应变
教学基本内容及过程
材料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1.构件:工程结构或机械的各组成部分(如建筑物的梁和柱,机床的轴等)统称为构件。当工程结构或机械工作时,构件一般都承受一定的外力或重物的重量(如建筑物的
梁受自身重力和其它物体(楼板)的重力作用,机床主轴受传动力和切削力的作用)这
些外力和重量称为载荷(或荷载)。为保证工程结构或机械安全、正常地工作,构件应
有足够的能力负担起应当承受的载荷(又简称承载能力),因此应当满足下列要求:
(1)强度要求 构件的强度是指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在规定的载荷作用下,构件当
然不应破坏)
(2)刚度要求 构件的刚度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在载荷作用下,构件即使有足
够的强度,但变形过大,仍不能正常。(如房屋的楼板梁、机床主轴等书例)
(3)稳定性要求 构件的稳定性是指构件保持其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本书以压杆为
例)
一般说来,构件满足上述三方面要求,构件就能安全、正常地工作,(但对具体构
件又往往有所侧重,如储气罐—强度,车床主轴—刚度,受压直杆—稳定性。)(此外
还有相反的要求:防超载—安全销先破坏,缓冲作用—车辆的缓冲弹簧应较大变形。)
二.构件的力学模型及基本假设(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工程构件一般由固体材料制成,如金属与合金、工业陶瓷、聚合物等。(材料的四
大家族:金属、陶瓷、塑料、(高分子材料)结合已学过的《机械工程材料》课讲授。)
在载荷作用下,一切构件都将发生变形,所以构件一般都是变形固体。而变形体在
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分为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弹性变形是指作用在变形体上的外力
去掉后可完全消失的变形,如果外力去掉后,变形不能全部消失而留存残余变形,此残
余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固体有多方面的属性,研究角度不同侧重面各不一样,在静力学中将固体抽象为刚
体。在材料力学中研究对象是变形固体,在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时,同样为
为抽象出力学模型 ,掌握与问题有关的主要属性,略去一些次要因素,对变形体作如
下的基本假设:
连续、均匀性假设
连续是指构件材料内部没有空隙,(物质毫无空隙地充满了固体的体积,空隙与构件尺寸相比极其微小)均匀性是指材料的力学性质各处都一样,(金属晶粒位向、数量极多且无规则排列—统计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