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进位加(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进位加(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内容为“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进位加”。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不进位加法的练习,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二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掌握了不进位加法的初步计算方法。他们能够进行一位数的加法计算,但可能对进位加法还不太熟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二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数学学习也有一定的兴趣。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但具体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喜欢直观的教具和活动,而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通过练习和反复操作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和理解不进位加法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
-理解进位和不进位的概念;
-在实际计算中区分哪些情况需要进位,哪些情况不需要;
-在进行多位数加法时,如何正确地进行对齐和计算。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指导和练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认识。
2.演示法:通过实物或教具演示加法过程,让学生直观理解加法的原理。
3.练习法: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展示加法算式,通过动画演示加法过程,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2.教学软件:使用数学软件进行互动练习,提供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3.教具使用:准备计数器、点子卡等教具,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加法的实际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亲切地与学生打招呼,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大家记得吗?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看看谁的记忆力最好。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3)教师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进位加。大家想不想知道不进位加法的奥秘呢?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二、新课讲授
1.讲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
(1)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不进位加法的特征。
师:同学们,请看这个加法算式,1+2=3,这里的1和2相加,没有超过10,所以它们是不进位的。那么,什么是进位呢?谁能告诉我?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当两个数相加,和超过了10,我们就说发生了进位。”
(3)教师进一步讲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1)教师通过实例演示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师: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个不进位加法算式:5+3=?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计算,教师点评。
(3)教师总结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步骤:先将两个加数相加,如果和没有超过10,那么就是最终答案。
3.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不进位加法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师:下面我们来练习一下,请看这个算式:7+4=?
(2)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纠正错误。
4.游戏环节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加法接力”游戏,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加法接力游戏。每组派一个代表,依次完成加法算式,看哪一组最快完成。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教师点评。
三、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谁能告诉我?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不进位加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练习技巧。”
(3)教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布置作业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
师:同学们,这节课的作业是: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今天所学的不进位加法。
(2)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反思
(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不进位加法,大家掌握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我帮助解答?
(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3)教师总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