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聘用书记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人民法院聘用书记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答案:A
解析:1954年9月2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受当时特殊历史时期影响,存在一些缺陷。1982年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
2.下列属于诉讼参与人的是()。
A.审判员
B.检察人员
C.辩护人
D.院长
答案:C
解析:诉讼参与人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享有一定诉讼权利,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除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包括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等。审判员、检察人员、院长属于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不属于诉讼参与人。
3.下列关于回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审判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B.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
C.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
D.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级公安机关决定
答案:B
解析: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A选项错误;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回避由本院检察委员会决定,C选项错误;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D选项错误;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B选项正确。
4.下列证据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A.被害人关于被毁物品的陈述
B.证人关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情况的证言
C.鉴定人关于被毁物品的鉴定意见
D.勘验笔录
答案:B
解析:直接证据是指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证人关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情况的证言能够直接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这一主要事实,属于直接证据。被害人关于被毁物品的陈述、鉴定人关于被毁物品的鉴定意见、勘验笔录一般只能证明案件的某个方面,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属于间接证据。
5.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体现了()原则。
A.谁主张,谁举证
B.举证责任倒置
C.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答案:A
解析:“谁主张,谁举证”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讲诚实、守信用,善意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所以本题体现的是“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6.下列哪种情形下,不适用简易程序()。
A.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
B.发回重审的案件
C.标的额较小的案件
D.当事人双方约定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答案:B
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标的额较小的案件也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但发回重审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
7.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人员中,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的是()。
A.正在被执行刑罚的人
B.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C.律师
D.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答案:C
解析:根据法律规定,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律师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8.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
A.继续调解
B.及时判决
C.驳回起诉
D.移送上级法院
答案:B
解析: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而不是继续调解、驳回起诉或移送上级法院。
9.下列关于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
B.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C.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D
解析: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所以以上说法都正确。
10.下列关于送达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直接送达是最基本的送达方式
B.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
C.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可以采用公告送达
D.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