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服装业解决之道.doc

发布:2018-06-16约2.6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服装业解决之道   我国作为服装大国,服装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服装业发展迅速,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国内尚未出现真正的国际品牌,同时在发展的道路上弊病诸多。下面我就对国内服装业的现状做一个深入分析,并提出几点解决之道,望能为在十字路口徘徊的中国服装业指点迷津。   问题一:产品质量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服装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势头。但是,从市面上的服装产品来看,我国服装产品质量暴露的问题很多。从面料的选择,从加工设备的购置,从款式的设计,再到服装的包装无一能做到尽善尽美。大量低档服装横行于市,产品同质化严重,款式相当一部分来自抄袭,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国内服装质量的现状。   问题二:生产过剩问题。   中国服装企业多而杂,生产盲目性严重,最终造成库存积压,销售利润减少,品牌形象下降。这反映了中国服装企业缺乏生产计划性,对市场需求的预测性较差。   问题三:品牌意识较淡保   不可否认,近些年中国涌现了一批服装服饰品牌。但是相对皮尔.卡丹、Lee、杰尼亚等国际品牌来说却可谓小巫见大巫。同时,中国大部分服装企业仍处于为国外品牌代工的初级阶段上,品牌意识较为淡保问题四:没有强有力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指的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很多时候,消费者在购买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服装时并没有真正在乎过是哪个牌子。“法国”、“意大利”本身就是一种“品牌”,它们是区位品牌,是产业群品牌,它们让消费者对贴着它们标志的所有产品都产生信任感。而国内尚未出现真正强大的产业集群,这也就不易使消费者对服装产地产生联想及信任。   问题五:国际化道路尚处于初级阶段。   如果笼统的说,中国的服装已经销售到了世界各地。但是,贴有我们“国字号”商标的服装出口量却并不是很大。究其原因就在于,国内不乏诸如茉织华这样的大型服装企业,但是该类企业均为OEM模式,不仅没有自有品牌,同时在国外市场的销售渠道上也未深挖,导致我国服装业整体尚处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   一、打造一流的质量,做到品质国际化。   有品质,才有未来。要打造一流的质量就需要我们从面料的选购、生产工序、款式设计、人员管理、设备购置、质量检查等方面下狠功夫,切实做到把产品的质量放在头位来抓,从根源上杜绝低品质服装的出现。   在这方面国内已经有一些企业做的比较优秀了。比如罗蒙西服。在质量管理上,罗蒙提出的口号是“追求101%的完美”。罗蒙西服从面料采购到成品出库,要经过诸多关卡的严密监控,同时导入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的内部质量管理监督制度。同时,罗蒙还通过了ISO9000等多项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最终获得了销往欧美市场的权利。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切实做到以销定产。   A、提高生产运转效率。   雅戈尔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出色。该企业把面料与服装的生产都放在了自己的工厂来做,这样虽然在生产运营等方面加大了风险,但是在物流配送上则节约了费用,从而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生产运转效率。   B、扩大销售渠道,使销售网络与国际接轨。   中国的企业要学会用多条腿走路,在销售的渠道上应不满于现状,勇于开拓国际销售网络。通过与国外服装企业的合资生产或其他合作,利用或建立自身在国外的销售渠道,有效开拓国际市场,以达到规避生产风险的目的。   C、加强信息化管理,落实以销定产。      三、加强品牌意识,树立国际知名品牌。   A、树立品牌意识,做大品牌、做强品牌。   在服装行业,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高品牌力。品牌效用能有效提高产品溢价能力,并能为产品销往外国奠造基石。   广东恒威集团,在80年代创业初期便提出了打造国际牛仔品牌的口号。20年来,该企业始终以做大品牌、做强品牌为己任,不断更新品牌文化,并使企业的一切行动均围绕品牌核心价值来运做,最终在国内树立了牛仔第一品牌的形象。   B、聘请国内外知名服装设计师。   通过聘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师不仅能使款式上有所保证,同时更可以借著名设计师之名,来提高服装的品牌价值,达到“借鸡生蛋”的目的。   庄吉服装有限公司通过与国际著名服装设计大师巴达萨合作,将服装的款式设计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同时,借巴达萨之名,有效的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强了品牌力。   C、多品牌战略,通过副品牌有效提升品牌价值。   罗蒙西服在树立了品牌声望后,又相继推出了ROMON经典高级女装、罗冠高级商务休闲男装、XLMS时尚女装等诸多品牌,不断加大产业多元化,巧借副品牌之力塑造公司整体品牌形象,达到了有效提升品牌价值的目的。   一个好的区位品牌,可以最大程度的吸纳资源。服装业越发达的地区,分工也越细越复杂,相关的行业也越发达。要打造强势产业集群,只有当产业集群的优势和能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