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故宫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

发布:2016-12-25约6.75千字共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故宫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一:社会实践报告--故宫 社会实践报告 --游故宫感想 故宫原名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并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其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故宫共有殿宇8707间,都是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且其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高级建筑群。 关于故宫的三大殿,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它是故宫宫殿中最大的一座,长宽比例9:5,取“九五之尊”之意。殿前设有广场,是真正的上朝之地,并不像电视中所讲的上朝在太和殿中。而太和殿是皇帝用来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比如: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 “推出午门转首示众”大家都应听说过,可是午门是皇宫的入口,难道过去皇帝就在这里斩首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明代时,如果有大臣触犯了皇家的尊严,便会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廷杖,起初只是象征性的责打,直到后来发展到打死人,这才在明间有 “推出午门斩首”的流言。其实明清的皇宫门前极为森严,犯人斩首必须押往柴市或菜市等地刑场处决。 参观完故宫,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故宫的每一处建筑物都充满了寓意,比如说进入后宫的门前有两头狮子,它们耷拉着耳朵,眯着眼睛,嘴巴微张,寓意着不该听的不听,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 故宫文化具有独特性、丰富性、整体性以及象征性的特点。故宫文化与中华民族当代文化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故宫文化这一经典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都是值得继承和延续的。 偌大的故宫处处尽显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无限的创造力以及精湛的技艺,让我们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为中华民族创造出更多的灿烂文化,让中华民族永立世界之峰。 篇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暑期社会(来自:WWw.xlT 小龙文 档网:故宫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实践调研报告 ——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传承现状 摘要:近十年来,国民的怀旧热潮接连不断并持续升温。由此,我们的社会实践目标 也放在了针对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传承情况上。通过在网络上、社区内发放问卷调查表,对 器乐坊的走访活动,以及与行人的热力互动,我们对传统民族器乐的传承现状有了深入的认 识。超过半数的热情参与者对于传统民族乐器的认知度较低,原因之一是缺乏关于传统民族 器乐的教育;二是随着越来越紧张的生活节奏,人们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于琴瑟唱和。我们 的队伍旨在调查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传承现状以及当今社会国民对民族器乐的发展的期许。 活动分在菏泽市巨野县、济宁市曲阜市两地进行,分为网上问卷调查和实地纸质问卷。 引言: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越来越重视的今天,我们是否对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 轻视?中国传统民族器乐隶属于物质文化遗产,却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息息相关。它的演奏 技法、文化底蕴、历史渊源都是值得国人熟知的。儒家有礼乐射御书数为君子所必修之技能, 其中的“乐”便是对乐理,乐器的考究专业。由此可见,早在古代先人,们就已经开始重视 民族器乐的继承与延续。传统民族器乐作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既能丰富国 民精神生活又能增强民族文化底蕴及自尊心和自豪感。时值当下,国泰民安,国人更应该拿 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继承和弘扬我传统文化。我们社会实践小组由此展开调研,通过问 卷调查、过程走访与网上论坛等方式对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传承现状进行了细致了解,相信 对于增进国民对我国传统民族器乐的了解、继承、发扬的紧迫性的必要性有更明确的理论证 据和具体方向。 本论:团队活动日志为 7月16日起就开始了新浪微博的社会实践活动预热与宣传工作,自7月31日起借助问 卷网发布了网上调查问卷的链接,开始网上问卷调查,我们的队伍人员将问卷链接投放到初 高中班级群组、微博等里面并进行活动宣传,也许是受到早先超级手机病毒的影响,链接不太被不熟识的群体认可,不过调查进行得还算顺利,取得了小小的成果。自8月8日起,我们开始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利用大家的休闲娱乐时间,挑选了凉爽的天气队长李如去菏泽市 巨野县洙水河公园寻找目标,多为老年人,对于其中不怎么认字甚至是文盲的爷爷奶奶们,我们都认真为他们讲解题目并进行了愉快的交谈,通讯员翟文秀又分别走访了其居住地区的 器乐行,咨询了解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