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站桩新手教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成拳站桩新手教程
假借无穷意,精满浑元身。虚无求切实,不失中和均。 ——王芗斋宗师站桩可分为很多种,比较大众的是马步,不过这里要说的是浑圆桩-(大成拳站桩的 撑抱式)。
浑圆桩,来自于中华传统武术门派之一--意拳(大成拳)。意拳,源于形意拳,形意拳源于心意拳,心意拳是在中华传统养生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浑圆桩,是大成拳的筑基养生桩法,以松静自然为主。诚望习者“守平常、莫好奇”。认真进行站桩训练。站桩是形、意、气、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运动。形(姿势)和意(意念浑圆桩活动)又是这一功法的根本,二者互为作用,不可偏废,其训练是以形为体,以意为用,以静为和。站桩需遵守四容五要的原则,四容是:头直、目正、神庄、气(声)静。五要是:恭、慎、意、切、和。恭者神不散,慎如深渊临,假借无穷意,精满浑元身,虚无求实切,忽失中和均。
初习浑圆桩,首先应将整体间架安排正确,在虚灵挺拔的原则下进行由局部到整体的放松训练,尤其是双肩和胸部的放松更需时时注意。其要求是:头直目正,气静息平,身端体正,松肩横肘,腋下全虚,屈肘环抱,,胸腹放松,腰背正直,膈肌放松,胸虚背圆,双膝顶出,臀部如坐高椅,足趾抓地,足心涵空。整体要求是:松静自然,虚灵挺拔,曲折玲珑,浑圆一体。
浑圆桩动作简单,极其易炼,诚如王芗斋老先生所言:“养生桩,极容易,深追究,头万绪。”的确如此,单纯的站好姿势不动,一不调息,二不意守,三不周天循环。即不调整呼吸,不留意丹田,不搞大小周天。为保健养生治疗某些慢性疾病,增长体质,使工作肌产生被动性的站桩练功,简单易行,人人都会,效果良好,无副作用。站桩时间不做硬性规定,可随身体状况的不同做灵活的安排。站桩要灵活、渐进地延长练功时间,不要太超出身体的负担能力。
在站桩中,不要追求功感,意念淡淡的,既不要忘记,也不要强想,“勿忘勿助”。当体内起变化时自然会出现功感。
PS: 身体整体可略前倾一点点,站桩二三个月以上者,重心可以落在双脚脚底的涌泉穴附近。 初学者筋骨还比较弱,建议重心平铺双脚均匀受力。膝盖微微曲即可,不要以为非要蹲低才出功力。 ☆ 很多爱好者在网上看到都是“沉肩坠肘”,觉得是至理名言, 但最有效的是“肩撑肘横”,练到了筋才是最关键。俗话说:筋长一寸,寿长十年! 实际上“肩撑肘横”也包含了“沉肩坠肘”的状态。松松垮垮的站,是效果很差的,只能在“养神” 的作用较大,但如果不注意桩架的要领,很可能还会伤膝盖,或者气上头等症状,如果还乱用意念引导气在身体里走,很可能还会出偏严重,那是伪气功时期的做法,建议桩友别自误! 玄之又玄的,请远离之。 # 建议站桩初期,可对着全身镜来站,注意要左右对称、高低一致。 不要跪膝,保持好 提膝 的状态,保护好膝盖。
拉伸脊椎,练就龙骨从生理解剖图来看,人的脊椎呈“S”型弯曲,这是人类长期直立行走而形成的生理弯曲,若想回归祖先的力量、灵敏和速度,就要将之拉伸。站浑元桩时,两髋内收,臀部下坐,下颔微收,同时头顶似一线悬空,就可将脊柱拉伸。此时摸一下腰部脊椎,就会发现生理弯曲不见了。此时的脊椎已成一条直线,我们称之为“龙骨”。练就“龙骨”,可以增强脊椎的柔韧性,使得上身与下身不会因腰椎的生理缺陷而产生断层。脊椎又是人体的神经中枢,其重要性大家都懂的。(尾闾调整动画)
尾闾翻直,命门微向外靠,即腰椎2、3、4节,似靠非靠。尽量调整到右图状态,并固定住。(初学可以多靠木门或者墙上体会一下)
# 新手还比较容易犯的错误是双手:抱一个大圆 ×比较正确的是抱半圆√,掌心离乳心约一尺;撑三抱七,形成前后矛盾力。
注意是指尖距离最好约3个拳头的宽度比较好,此图距离的窄了)关于站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功感效应
养生桩既是练习大成拳的初级阶段,也是大成拳的高级阶段。大成拳认为:“最高级的东西就是最初级的东西”,技击中所需要的各种力量,及技击桩法,都是养生桩(混元桩)中派生出来的,故养生桩在拳术训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练好养生桩,除了必须明了其养生原理,掌握其锻炼方法外,还应该了解其有关的要求及正常反应。
一、注意事项
1、姿势选择在站桩之前,首先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好姿势,选择的原则大致是:对于病重不能起床者,可选用卧式,待其身体有所恢复能坐起来之后,既可采用坐式。因为人体在直立的情况下,气血易于畅通。体格强壮者,宜采用撑抱桩或平抱桩进行锻炼,因为撑抱桩是练习技击的第一个桩法。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选用提插桩和提抱桩。消化系统病患者,以半伏式桩法疗效较好。神经衰弱、关节炎、陈年老伤等患者,可选用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