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电大城市管理学{市政规划与管理}考试小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1、一般认为,市政管理的主体是 城市政府 ,也包含一定的城市公共团体、组织和市民,这是由市政公共管理的性质所决定的。2、 市建制 体制是市政体制存在的前提。3、城市的 战略愿景 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4、财政补贴是政府 转移性 支出的一种形式。5、 户籍管理 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6、自然环境与 人工环境 的高度融合是城市环境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7、城乡 统一市场 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8、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第一原则是迅速地 阻绝传染 ,将可能发生的危机尽可能缩小。9、 伦敦 大都市政府,成立于19世纪末,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10、 城市成长管理 主要是针对城市空间规模扩展的控制和管理。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城市行政区划体制的内容包括( ABCD )。A.市的行政地位 B.市的设置模式C.市的下级行政建制 D.设市的标准2、世界银行组织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 ABCD )城市。A.银行信赖的 B.治理和管理良好的C.适于居住的 D.有竞争力的3、依据一座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可以将城市划分为( ABD )。A.稳定型 B.衰退型 C.波动型 D.增长型4、世界上第一批城市诞生在( D ),是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在早期阶级社会技术和经济很不发达的基础上形成的。A.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B.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C.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 D.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5、( D )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A.规模经济 B.集约经济 C.成长经济 D.循环经济6、截止2004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 D )以上。A.37%?? B.38%?? C.39%?? D.40%7、( B )系统是突发性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A.信息 B.决策 C.执行 D.保障8、根据沟通和运行的渠道的不同,区域协调问题可以分为( AB )。A.政府协调 B.民间协调 C.外部协调 D.内部协调9、近代城市规划始于( A )。A.法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10、根据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导致政府失灵的主要因素包括( ABCD )。A.政府赤字问题 B.政府的行为动机C.政府的自我扩张倾向 D.政府的低效率三、名词解释1、市政管理学:是指研究城市政府行政机关和其他城市公共管理主体,对城市日常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2、市民参政: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揭发,行使选举、罢免、监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参与城市管理与决策的各项活动。3、市人民团体:是指以表达和维护一定阶层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为基础,担负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起着依照各自的切身利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作用,并按照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团体。在我国城市特指市工会、市妇联、市共青团等组织。4、市政体制:是关于城市政权机构、特别是城市政府的建制、地位、职能配置和机构内外上下权力关系及运行机制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5、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担负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6、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7、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8、城市经济管理:就是城市政府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对城市经济环境、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使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取得最大的城市效益。9、城市社区:是城市中的社区,是指城市中被道路环绕的居住地段上,由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10、城市环境管理:指按照一定环境功能目标,运用行政、法律、教育、经济与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防止环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一种措施。11、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的状态。12、Citistate:是指由相同特征和功能的城市和城镇环绕所组成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上相对独立的贸易、商业和通讯区域。13、城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