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芦线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大团惠南段)2标段围堰施工专项方案讲述.doc

发布:2017-03-25约1.39万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围堰施工专项方案 工程名称:大芦线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大团、惠南段)2标 编 制 人: 主管: 编制单位: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3 1.1设计资料 3 1.2相关规范 3 二、工程概况 3 2.1 工程概况 3 2.2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6 三、围堰结构及布置 7 3.1围堰结构 7 3.2围堰布置 9 3.3围堰主要材料需求计划 12 3.4围堰施工机械及进场计划 12 四、 施工工艺 13 4.1围堰分段 13 4.2施工流程 13 4.3泥面测量、围堰放样 14 4.4围堰桩施工 15 4.5安装竹笆或钢板、填土 16 4.6 堰内排水 16 4.7 围堰拆除、清淤 17 4.8围堰监测 18 4.9围堰安全标志 18 五、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19 5.1 危险源分析 19 5.2 应对措施 20 六、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2 6.1工程质量目标 22 6.2质量保证体系 22 6.3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图 23 6.4质量保证措施 24 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计划及管理措施 25 7.1 安全生产计划及控制 25 7.2文明施工计划及控制 28 7.3环境保护措施 30 八、应急预案 32 8.1目的 32 8.2 紧急情况发生、分析及技术措施 32 8.3组织机构及职责 33 8.4应急预案的物资及设备配备 33 九、围堰稳定性计算 34 9.1围堰抗滑动稳定性计算: 35 9.2围堰抗倾覆稳定性计算: 35 9.3围堰地基承载力计算: 35 9.4桩的最小入土深度计算: 35 9.5围堰最大弯矩计算 36 9.6桩强度验算 37 一、编制依据 1.1设计资料 (1)大芦线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段)标施工图设计说明及设计图纸; (2)地质资料(主要断面)。 1.2 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 交通部《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交通部《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CTJ312-2003 )》; 交通部《疏浚与吹填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J324-2006)》; 交通部《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交通部《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文规范(JTJ214-2000)》; 交通部《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S167-4-2012)》; 交通部《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S146-2012》; 交通部《水运工程土工织物应用技术规程(JTJ239-2005)》。 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 本段使用到的其他规范标准。 、工程概况 2)气象 本地区位于北亚热带南缘,为东亚季风盛行地区,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受海洋影响较明显,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湿度适中等特征。但由于地处中纬度大陆东部沿海,冷暖空气交替明显,气候多变,存在旱涝、低温、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 3)气温、湿度和雾况 年平均气温15.4℃,最热7月份,月平均气温27.8℃,最冷为1月份,月平均气温3℃。年平均降雨量为1144mm,年平均蒸发量1336.6mm,夏秋之际常有热带风暴侵袭,多雷暴雨;秋冬季节常有大雾天气,该地区晚秋及初夏空气较干燥,六月中旬后期进入梅雨,湿度明显上升,多年平均湿度为80~82%,最小相对湿度为11%。历年平均雾日为27.1天,12月雾日最多达4天,8月雾日最少,仅0.3天。 4)降水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7mm,历年最大降水量为1774mm(1985年),历年最小降水量为728mm(1978年),年度降水量变化较大,年降水量变差函数(CV)为0.21。年内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其中汛期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 5)风况 由于受冬夏季风的影响,春夏季节盛行东南风(SE),秋冬季节盛行西北风(NW)。根据上海市1951~1986年共36年资料统计分析,平均最大风速为30m/s。年均风速4.4m/s,平均每年大于八级以上风日数为25天,多发生在秋末及冬天。5~10月为台风季节,尤其7~9月台风最多。每年平均台风2次,最多年份多达5~7次。 6)水文 本工程航段主要特征水位值为(单位m): 最高防汛水位:3.75 历史最高水位:3.92 常水位:2.50~2.80 历史最低水位:1.5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