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016下学期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

发布:2016-12-11约2.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2016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孔庆俊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9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1、观察物体(三) 2、因数与倍数 3、长方体和正方体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图形的运动(三) 6、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7、折线统计图 8、数学广角----找次品 9、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和技能: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解决问题和方法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堂、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⑤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教学难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旋转。 四、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本学期共有35位学生,男生20名,女生15人,原有数学基础一般,在学校班级中居中游水平。优秀生不多,后进生比较多。平时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的培养和辅导。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2)要求学生能预习教材,上课能更好接受新知。   (3)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组织好一对一帮教学习,抓好后百分之二十学生的学习。   (4)加强课堂练习时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5)加强单元检测,及时让学生及教师自己反馈教学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6)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7)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8)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40分钟,让课堂事半功倍。   (9)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利用积分卡激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优秀作业本评比、每周学习表现良好学生评比等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六、课时安排   (一)观察物体(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 ……………………………… 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   3、质数和合数 …………………………………1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粉刷围墙……………………………………… 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