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0.4肾小球的滤过功能.pdf

发布:2025-03-20约1.42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主讲人:李俊波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滤过:

指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血浆中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

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

滤过三要素:

屏障、动力、阻力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囊内液除蛋白质含量极少外,其他成分的含量都与

血浆基本一致。

滤过膜

滤过屏障模式图

血液内的物质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必需通过毛细血管

有孔的内皮、基膜、足细胞小突起间的裂孔,才能到达肾

小囊,上述三层膜构成滤过膜或滤过屏障。血液经滤过膜

滤出,到达肾小囊腔的液体称为原尿或肾小球滤过液。

滤过膜

一般认为基膜是对肾小球起决定作用的一层。足细胞小突

起之间的空隙较大,但有些分子较小的物质能透出基膜,却被

阻于足细胞孔隙,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由于足细胞凸起表面

盖有细毛状外衣,二是由于足细胞空隙的化学组成及表面电荷

也会阻碍某些物质的滤出。

滤过膜的通透性可用它允许通过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小来衡量。相对分子质量70000以下的物质可有限的通过。一

般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就越容易通过滤过膜。一般以相对分子

质量70000作为肾小球毛细血管不能通过的界限。

滤过膜的通透性不仅取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而且还

与滤过物质的电荷有关。滤过膜上含有一种蛋白,这种蛋白是

带负电的酸性糖蛋白,使带负电的物质难以通过。

有效滤过压

因为:

滤过的动力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滤过的阻力

=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所以: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

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有效滤过压

入球端:

有效滤过压=45-(15+10)

=15mmHg>0

有滤液生成

出球端:

有效滤过压=45-(35+10)

=0mmHg

无滤液生成

正常时毛细血管压和囊内压基

本不变,胶体渗透压易变(胶

体物质不滤出)。出球段一般

无滤出,故为滤过的储备段。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

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是指

一分钟内经两肾所生成的原尿量,每分钟约为125ml左右。

GFR和肾血浆流量比值的百分数叫做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

如GFR为125ml,肾血浆流量(RPF)为660ml/分,那么:

滤过分数=125/660×100%=19%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的改变

(1)通透性:

机械屏障作用下降血尿(肾炎时因免疫反应蛋白分解酶的

释放导致滤过膜孔、裂增大)

静电屏障作用下降蛋白尿(肾炎时带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

者消失)

(2)面积:

正常时肾小球的活动滤过面积=1.5m²(急性肾炎使得毛细血管

腔狭窄或阻塞,滤过面积下降导致尿量减少)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2.通过影响以下三方面改变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囊内压

3.肾血浆流量

下节课再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