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题报告:数智时代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的多模态建构研究.docx
教育科学规划2025年度重点课题申报书、课题设计论证
求知探理明教育,创新铸魂兴未来。
《数智时代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的多模态建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数智时代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的多模态建构研究
课题来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课题类型:基础研究
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张三(课题负责人),李四、王五、赵六(主要成员)
课题申报时间:2023年3月1日
预计完成时间:2025年12月31日
二、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时代已经来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乡村博物馆作为传承和展示地方文化的重要场所,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数智时代为乡村博物馆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展示手段和传播渠道,使得地方性叙事的呈现更加生动、立体。然而,如何有效地利用数智技术,构建符合乡村博物馆特点的多模态叙事体系,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数智时代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的多模态建构,通过深入分析乡村博物馆的叙事特点、数智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多模态叙事的理论基础,提出构建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多模态体系的策略和方法。这对于丰富乡村博物馆的展示手段,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在博物馆多模态叙事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例如,美国史密森尼学会的多个博物馆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参观体验。此外,欧洲的一些博物馆也积极探索利用数智技术进行多模态叙事,如英国的大英博物馆通过数字化手段,将馆藏文物与历史背景相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丰富的文化故事。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在乡村博物馆多模态叙事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数智技术在乡村博物馆中的应用,但相关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此外,国内乡村博物馆在多模态叙事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叙事内容单一、展示手段落后等。
发展趋势:随着数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乡村博物馆多模态叙事将呈现出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同时,随着观众需求的不断变化,乡村博物馆多模态叙事将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互动。此外,乡村博物馆多模态叙事还将与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等相结合,形成更加综合、立体的展示体系。
四、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1)揭示数智时代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的特点和规律;
(2)构建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的多模态体系;
(3)提出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多模态建构的策略和方法;
(4)提升乡村博物馆的展示效果和观众参观体验。
研究内容:
(1)数智时代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的特点分析;
(2)数智技术在乡村博物馆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3)多模态叙事理论基础探讨;
(4)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多模态体系构建策略与方法研究;
(5)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多模态建构的实证研究。
五、课题研究方法与路径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数智时代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案例分析法:选取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博物馆,对其多模态叙事进行深入分析;
(3)实证研究法: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手段,收集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多模态建构的实证数据;
(4)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外乡村博物馆多模态叙事进行比较研究,总结经验和不足。
研究路径:
(1)第一阶段: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了解数智时代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第二阶段:实证研究与比较研究,收集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多模态建构的实证数据,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
(3)第三阶段:构建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多模态体系,提出策略和方法;
(4)第四阶段: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建议和展望。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与形式
预期成果:
(1)形成一套完整的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多模态建构的理论体系;
(2)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多模态建构的策略和方法;
(3)提升乡村博物馆的展示效果和观众参观体验。
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系统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建议和展望;
(2)学术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扩大影响力;
(3)实践案例:为乡村博物馆提供多模态叙事的实践指导;
(4)学术会议: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分享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与人员分工
进度安排:
(1)2023年3月-2023年6月: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
(2)2023年7月-2023年12月:实证研究与比较研究;
(3)2024年1月-2024年6月:构建乡村博物馆地方性叙事多模态体系;
(4)2024年7月-2024年12月:撰写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实践案例;
(5)2025年1月-2025年12月:学术会议、成果推广。
人员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