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CIK细胞免疫疗法.ppt

发布:2016-03-24约4.57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肿瘤患者的新希望 DC-CIK细胞免疫治疗 长春工业大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100703班 徐忠爽 定义 作用 在白血病中的应用 在肿瘤中的应用 在肝炎中的应用 DC-CIK治疗流程 CIK细胞表型特点 用例 目 录 定义 DC-CIK (或DC+CIK)[1]是指与DC细胞共培养的CIK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s,CIK)是一类抗肿瘤抗病毒效应细胞,能在体外被诱导并大量增殖。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有效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成熟的DC可以通过Ⅱ型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Ⅱ)等途径提呈肿瘤抗原,有效抵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CIK细胞和DC细胞是细胞免疫治疗的2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联合可确保高效的免疫反应。 DC治疗对肿瘤治疗的原理 ①DC可以高表达MHC-Ⅰ类和MHC-Ⅱ类分子,MHC分子与其捕获加工的肿瘤抗原结合,形成肽-MHC分子复合物,并递呈给T细胞,从而启动MHC-I类限制性CTL反应和MHC-Ⅱ类限制性的CD4+ Thl反应。同时,DC还通过其高表达的共刺激分子(CD80/B7-1、CD86/B7-2、CD40等)提供T细胞活化所必须的第二信号,启动了免疫应答 ②DC与T细胞结合可大量分泌IL-12、IL-18激活T细胞增殖,诱导CTL生成,主导Th1型免疫应答,利于肿瘤清除;激活穿孔素P颗粒酶B和FasL/Fas介导的途径增强NK细胞毒作用; ③DC分泌趋化因子(Chemotactic Cytokines, CCK)专一趋化初始型T细胞促进T细胞聚集,增强了T细胞的激发。保持效应T细胞在肿瘤部位长期存在,可能通过释放某些抗血管生成物质(如IL-12、IFN-γ)及前血管生成因子而影响肿瘤血管的形成。上述CCK进一步以正反馈旁分泌的方式活化DC,上调IL-12及CD80、CD86的表达;同时DC 也直接向CD8+T细胞呈递抗原肽,在活化的CD4+ T细胞辅助下使CD8+ T细胞活化,CD4+ 和CD8+T细胞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或直接杀伤,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CIK治疗对肿瘤治疗的原理 ①. CIK细胞能以不同的机制识别肿瘤细胞通过直接的细胞质颗粒穿透封闭的肿瘤细胞膜进行胞吐。实现对肿瘤细胞的裂解; ②. 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杀伤肿瘤细胞; ③. CIK细胞分泌IL-2、IL-6、IFN-γ等多种抗肿瘤的细胞因子; ④. CIK细胞回输后可以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用 随着细胞制备技术的日趋完善,DC-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在临床逐渐开展,相关报道可见。实验研究方面,Marten实验研究表明:DC和CIK功培养可以同时促进CIK细胞和DC细胞的增殖和免疫功能。张嵩等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化疗后应用DC-CIK细胞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使肿瘤完全消失;而且DC-CIK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对集体免疫系统功能不产生危害,在当前对肿瘤特异性抗原了解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应用DC-CIK细胞作为肿瘤放化疗和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赵春华等研究表明:与DC共培养可使CIK细胞获得更高的增殖速率和更强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DC-CIK细胞可以作为一种临床有效的抗白血病免疫治疗策略。童春容等临床研究显示:DC-CIK细胞治疗具有明显清除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防止复发的作用,并且静脉输注安全。 在白血病中的应用 在肿瘤中的应用 将CIK细胞和同源DC细胞共培养后即可获得DC-CIK细胞。它既可促进DC细胞的成熟,更能促进ClK的增殖,并加强其抗肿瘤活性。DC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能够诱导持久有力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CIK细胞可通过非特异性免疫杀伤作用清除肿瘤患者体内微小残余病灶,所以负载肿瘤抗原的DC与CIK的有机结合(即DC-CIK细胞)能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双重抗肿瘤效应 临床研究表明,DC-CIK混合培养时,两者能互相调节而增加细胞因子释放和增强细胞毒性,联合应用将取得“1+12”的疗效,显著提高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杀伤活性,并且激发机体特异抗肿瘤免疫,达到长期对肿瘤细胞的控制杀伤效果。目前国内外在免疫细胞治疗肿瘤的临床新发展是DC-CIK细胞联合应用,是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的最佳组合法。 在肝炎中的应用 临床动态观察慢性乙肝患者DC—CIK细胞的增殖及杀伤活性发现,患者 DC—CIK细胞的增殖和杀伤活性均低于正常人。推测 DC—CIK细胞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发挥抗肝炎病毒作用:①体外培养DC—CIK细胞过程中采用的CD。单抗(Mab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